#蚂蚁集团IPO

4个月前
在2020年中国政府对互联网和私营经济展开监管打压的过程中,马云成为最知名的“牺牲品”。当时,监管机构叫停了阿里巴巴关联公司蚂蚁集团的IPO,这一举措开启了政府为加强对经济控制、遏制国内亿万富翁阶层,并向国家安全和科技自给自足等优先事项倾斜资源的多年整顿行动。 作为中国最直言不讳的企业家之一,马云在此次整顿后基本淡出公众视野。然而,随着中国经济放缓,政府近期对私营企业的态度变得温和,许多公司也积极调整方向,以迎合习近平推动人工智能等关键领域发展的政策。 阿里巴巴自主研发的大模型 Qwen 在官方基准测试中表现不俗,显示出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力。此外,苹果公司已决定在中国版 iPhone 中引入阿里巴巴的 AI 技术,这被视为对阿里巴巴技术实力的认可。 游川满认为:“这是一种‘赋能政策’,而非180度大转向。中国政府过去几年从对房地产市场和私营经济的过度监管,逐步过渡到释放有利于私营经济的政策信号。我们可以看到,北京对私营企业的态度正在发生持续变化,表现出更多的包容、优化和鼓励。” 不过,目前仍不清楚政府是否会全面调整对私营企业的政策立场。如果习近平强力表态支持私营企业,这将极大提振股市,并重燃企业家的投资信心。但最终仍取决于政府是否能够落实更具体的政策举措。 尽管如此,大多数中国观察人士并不认为政府会完全恢复到2020年前的监管宽松状态,特别是在面临与美国可能爆发的新一轮贸易战的情况下。 如果说中国私营经济有一个最具代表性的人物,那非马云莫属。这位曾经的英语教师于1999年在自己湖边的公寓中创办了阿里巴巴,击败了包括 eBay 在内的外国竞争对手,并成长为中国最大的科技公司之一,使马云成为私营经济和科技创新的象征。 2014年,阿里巴巴完成当时全球最大规模的IPO,次年,马云和习近平在美国举行的商业峰会期间会面,该会议还包括苹果 CEO 蒂姆·库克和 Facebook 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等外国企业高管。此后,他们还在乌镇互联网大会等场合多次碰面。 然而,2020年,马云在上海的一次演讲中公开批评国家金融监管体系,此举激怒了北京高层。几天后,政府突然叫停蚂蚁集团的IPO——当时,这一 IPO 规模为全球最大——随后对马云的商业帝国展开全面整顿。 自那以后,马云几乎从公众视野中消失,直到2023年才陆续回归,偶尔造访阿里巴巴总部,并在公司内部论坛上发帖交流。 如今,马云与习近平的会面可能成为阿里巴巴“逆袭”的关键时刻。2023年,阿里巴巴因宣布拆分为多个独立业务板块的计划而让投资者感到困惑,随后该计划被搁置,公司高层也经历了调整。然而,进入2024年,马云的亲密盟友蔡崇信和吴泳铭决定大举押注 AI,推动阿里巴巴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突破。今年以来,公司市值已增加超过90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