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第二层次思维
关注
Bear Liu
9小时前
最近读完《投资最重要的事》,一直有一种很奇怪的感受,不是“学到了很多道理”,而是像有人悄悄把我大脑里散落的投资直觉,全都接上了电源。 以前听过那句名言“别人恐惧我贪婪,别人贪婪我恐惧”。当时觉得很酷,但也很虚:怎么做到,为什么要这么做,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现在终于明白,原来那是超越大众的一种思维模式。 霍华德·马克斯称之为第二层次思维。 第一层次思维只问:这家公司好不好。 第二层次思维会追问:这家公司好不好是一回事,但现在的价格是否反映过度乐观,别人怎么看,我是不是站在情绪的泡沫上。 也就是说,你不是只看资产,而是看价格背后的人性。 从这一点开始,我才第一次感觉自己真正进入“投资”的世界,而不是在情绪的过山车里瞎晃荡。 书里有一句让我印象非常深:好公司不等于好投资。 听上去很反直觉,但放到现实世界里,全是活生生的例子。 股价涨的时候,人越买越开心;股价跌的时候,人越跌越慌。 可涨了意味着“没便宜可捡”,跌了才是“价值打折促销”。 人性和理性在投资里一直对着干。 我以前买喜欢的公司,只要跌一点就心疼。现在回头看,我心疼的不是资产,而是情绪。 马克斯把这个逻辑讲得非常干净:买得好,才是投资;买好的,只是消费。 你买进一家公司,是因为它优秀,但你能不能赚钱,取决于它便宜不便宜。 如果你以低于价值的价格买入,你的下行空间自然很小。 如果你用高于价值的价格买入,那你站在的就是危险的悬崖边,哪怕公司再优秀也救不了你。 书里另一个很戳我的点,是关于“周期”。 投资世界的周期,比我们直觉中要长得多,可能长到二十年、三十年。 很多基金经理的职业生涯甚至撑不到一个完整周期,他们连一个周期都没经历过,却在给别人讲市场规律。 周期长得夸张,但规律简单:繁荣让人忘记风险,恐惧让人忘记价值。 当所有人都觉得“这次会不一样”,往往就是风险最高的时候;当所有人都绝望的时候,反而是机会重新出现。 这也让我意识到,短期一两年的结果,和长期三十年的格局,是完全不同的世界。 大多数人把前者当“能力”,把后者忘得一干二净。 书里让我最受用的一段,是关于“买入点”。 马克斯说,买入一个优质资产有三个好时机:下跌途中、跌到谷底、刚开始回升。 乍听像废话,但真正的重点在最后一句:无论在哪个点,核心都是买得好,而不是买好的。 买得好,就是价格低于价值;其他的,其实都没那么重要。 这本书最让我释放压力的一件事,是它对“预测”的态度。 马克斯说:宏观几乎无法预测,个人投资者根本赢不了市场的宏观判断。 这句话太真实了。经济、利率、通胀、地缘政治,你根本算不清。 能算清的是微观:一家公司具体做什么、赚钱方式是什么、竞争壁垒怎么样。 你越深入了解公司,越有可能比别人多知道一点点。 那一点点,就是普通人的全部优势。 读完这本书之后,我的投资观像被系统刷新了一遍。 当股价下跌,我不再焦虑,而是问:价值变了吗。 当别人恐慌,我会审视自己:是不是太情绪化了。 当看到一家公司,我不再问它好不好,而是:现在的价格是不是便宜。 最重要的是,我不再觉得“错过机会”有什么可怕。 错过不会毁灭你,但买错会。 马克斯说:你永远不会因为不投资而破产,但你会因为错误的投资而破产。 这一句足以让人睡得更踏实。 更深一层的感悟是,投资不是关于预测未来,而是关于不犯错误;不是关于抓住最亮眼的机会,而是关于避开最明显的坑。 聪明人赚更多,智者亏更少。 最终我们发现,投资其实是一场对人性的修行,不是战胜市场,而是战胜自己的贪婪、恐惧、冲动和自信。 如果要留下一个总结,它应该是这样一句话: 投资最重要的事,是在别人情绪的回声里保持清醒。 当世界狂热,你能不盲从;当世界绝望,你能不崩溃。 当价格偏离价值,你能看穿谎言;当风险隐藏在繁荣里,你能提前觉察。 读完这本书,让我第一次觉得,原来投资并不是聪明人玩的游戏,而是冷静人才能活下来的世界。 我拍的这张图 不错吧?
#投资
#霍华德·马克斯
#第二层次思维
#价值投资
#人性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