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澳洲电诈
关注
在悉尼和稀泥
2天前
国外电诈猖獗,一方面是执法成本太高,很多执法单位基本上人浮于事。另外一方面是基建太 low,造成违法成本太低。 我举个例子,在澳洲,跨行之间的转账是不会立刻到账的,在 Gumtree 或者 Facebook Marketplace 上,有大量的手机或者电子产品,一堆人用假的银行 app 做一个虚假的转账截图,然后让卖家发货的。然后银行没有转账记录,就会说现在银行下班,不会即时到账,第二天就有了。然后还会给自己的驾照之类的身份信息,让你觉得放心,其实这些驾照信息也是骗来/买来的。 当然大部分人不一定会被骗,但是海量买号,群发,总有上当的。几乎就是无本生意。 然后是网络安全基建的垃圾,在过去 5 年之内,我起码经历过全澳养老金用户身份信息泄露,澳洲最大的积分电商平台用户身份信息全泄露,三大运营商用户身份信息全泄露。相当于你在国内能买到淘宝,中国移动,中国电信,招商银行,公积金所有的用户信息。这你敢想?而每次发生这种规模的泄露,只有涉事企业和机关发一个道歉信,没有任何问责和赔偿。 不夸张的说,我觉得澳洲目前全国人口的身份地址生日等信息,黑市上都能买到。 我在过去几年,平均每天都要接到数个诈骗电话,包括不限于冒充税务局的,移民局的,快递公司的,电信公司的,电力公司的,保险的,银行的等等。
#澳洲电诈
#身份信息泄露
#诈骗电话
#网络安全
#监管缺失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