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进化

宝玉
12小时前
如何发掘 AI 应用场景 相对来说,我还比较善于发掘一些日常工作生活中能应用到 AI 的场景,比如上面这些场景,对我自己来说都是蛮实用蛮有价值的,相信很多人看到我的应用和提示词,也能照葫芦画瓢应用起来,说不定也能提升效率。 我经常会想这三个问题: 1. 日常生活中我有什么问题没有被解决好,让我很麻烦或者很痛苦的 2. AI 现在能做什么事情了 3. 如果这件事用 AI 做,该怎么做 比如给孩子 PS 证件照让我很痛苦、为 PPT 找配图很痛苦、为公众号文章配图很烦、要给孩子讲故事希望有好玩的图,这些都是痛点。 如果我有类似这种费时费力的痛点问题,我会习惯性想借助工具解决,现在有 AI 了就会想用 AI 解决,这已经成了我自己的一个习惯性的反应。 但有痛点不代表 AI 就能解决问题,比如之前 GPT-4o 画图能力不错,但 PS 证件照,或者写中文就不行,因为它图像一致性不好,中文支持也不好,所以还需要了解 AI 能力边界在哪里。这时候只能等 AI 模型的进化。 然后模型升级后,比如 nano banana 发布了, Seedream 4.0 发布了,AI 有了新的能力,这时候一些以前不能解决或者解决的不好的痛点问题,就可以再用新的模型新的技术去尝试,看是否解决了。 其实前两步对普通人来说都不难,难的是怎么做,比如你知道 AI 生成封面图,能生成小红书图片,但是怎么写提示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