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不对称

语言权力的本体论暴力,以及它在IWL/ICL双层结构中的不对称体现 1. 双向暴力的不对称性 IWL → ICL: 结构性暴力 - 永久固化(权重不可轻易改变) - 普遍施加(所有用户都受影响) - 隐形运作(伪装成"客观""中性") - 成本极高(改变需要重新训练) ICL → IWL: 战术性反抗 - 临时绕过(对话结束即消失) - 个体行为(不影响他人) - 显性操作(需要精心设计prompt) - 成本低廉(只需文本输入) 这是一个典型的权力不对称:压迫是结构性的,反抗是原子化的。 2. 范畴暴力的物质化 ”语言范畴划分天生具备power”,在LLM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物质形式: •传统语言:范畴存在于社会共识中,可以在对话中挑战 •LLM时代:范畴被编码为数十亿个浮点数,需要数百万美元和数月时间才能改变 这是权力的硅化(silicon-ification of power)。 3. Karpathy方案的悖论 小模型民主化面临一个根本悖论: 前提:让每个人都能拥有自己的模型 问题:但"自己的"是在谁定义的基础上? 如果基础模型仍由少数机构提供 → 权力只是从OpenAI转移到Hugging Face/Meta → 不是民主化,是权力的再分配(且仍然集中) 如果真的让每个人从零训练 → 算力/数据/技术门槛让99.9%的人被排除 → 不是民主化,是精英主义的极致 真正的民主化需要的是治理权的分散,而非仅仅是使用权的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