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登录
#未成年人权益
关注
李老师不是你老师
2周前
6月11日,媒体曝光,江西一19岁女孩为打暑假工找了一个派发传单的工作,结果被工作单位诱骗至血浆站抽了580ml血浆。
江西19岁女孩被血浆站诱骗抽血事件引发社会关注· 4 条信息
#江西
#未成年人权益
#暑期工
#非法献血
#传单工作
#血浆站
#新闻曝光
#社会问题
分享
评论 0
0
悉尼奶爸 SydneyDaddy 雪梨奶爸 🇦🇺
3个月前
关于李汀和王志安事件,简单说几句: - 李汀和王志安的叙述,不该完全取信任何一方,也不该完全否定任何一方。请带着同理心和平常心看待,不要立场先行 - 双方的叙述,都有空洞需要填补 - 直播之后此事就不再是家事,而是公共事件,因为: 1. 双方都是,或者曾经是百万级粉丝的公众人物 2. 涉及家暴,女性权益和未成年人权益等敏感话题 - 患有抑郁症或者有抑郁症病史,的确会对当事人证词的可信度产生影响。但在司法实践中,执法人员会先做初步评估,如果怀疑有精神疾病影响证词可信度的嫌疑,再由专业机构进行鉴定当事人是否有作证能力。目前公开的信息,无论是区役所的评估还是个人在视频中的表现,并不足以让一个理性人作出“她的证词不足采信”这样的评估 - 两个细节:李汀发的恐怖前妻1的标题是,“这次我也不怕了 #王志安”。推特上有个2019年注册的身在日本的号“大脸撑在小胸上”,ID是panile_xingleba(怕你了行了吧),但这个号是否属于李汀本人无法证实。这个一个半“怕”字,加上家暴指控,虽然不会加大当事人证词的可信度,但理应加大公众对于当事人证词的重视,以及对于当事人的决定是否受到精神控制的重视 - 上两条浓缩一下:一个公开提出家暴指控的抑郁症病史者,她的证词多大程度上体现真实情况,又有多大程度上体现自由意志,不是一个非黑即白的问题,需要谨慎对待 - 如果这是发生在其他人身上的公众事件,我相信王局作为一个专业的调查记者,不会反对以上这几条 - 最后,李汀讲抑郁症的那些视频建议大家好好去听听,我昨天开长途车一口气听了九集(两倍速)。身为一名抑郁症患者,能把抑郁症这个阴郁的话题讲到我一边开车一边笑喷好几次的,老衲领教了
王志安前妻李汀家暴控诉事件· 18 条信息
#李汀和王志安事件
#公众人物
#家暴
#女性权益
#未成年人权益
#抑郁症
分享
评论 0
0
新浪新闻-界面新闻
4个月前
广西:零容忍态度打击侵害未成年人权益违法犯罪
据广西“南天一剑”微信公众号消息,2月16日,全区维护校园安全稳定和学生合法权益专题会议在南宁召开,结合正在开展的“化解矛盾风险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研究保护_新浪网
#广西
#未成年人权益
#零容忍
#违法犯罪
#打击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