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流动性

本周BTC全网期货历史流动性积累地图更新! 首先,周一的行情已经走出来了,恰好清算掉了自1月31日出现的空头流动性,也就是我们过去一周反复提及的106k~107k区域; 而随着上周的无聊震荡行情结束,当下市场不论多头还是空头,都开始逐步积累起了可观的清算量。 按照上周一引文里的思路... 当下市场的大结构依旧是震荡上行的,因此虽然短期空头流动性没有多头那么多,但依旧不能想当然的就判定该去清算多头了... 只有看到价格的多头趋势结构出现破坏,才可以考虑深度回调甚至转向的可能,而这个关键的临界点,就在100600附近! 至于当下,或者说本周的行情预期,我依旧认为可以保持大方向看多或维持原有区间震荡的思路; 只要当前价格下方的两处低密度多头清算区没有逐渐变成高密度,那么价格继续朝着前高测试+清算的行情就可以继续下去。 如果本周出现什么利空,导致价格跌破了当前区间下沿位置,那么这些多头流动性就会引发连环清算,直到90800附近; 同样,如果现货市场持续保持买入,那么上面的空头流动性也可以诱发连环清算,并把价格推至117000附近... 说白了,要么是新高,要么是类似2024年那样的次高大区间震荡,期货依旧处于主导地位。 你可以复制我的这个图表自己标注价格位置,位于价格上方的黄色矩形上沿都是潜在压力位,位于价格下方的黄色矩形下沿也都是潜在支撑位! #OKX
最近很多人对清算地图的流动性算法产生了兴趣,我也专门跑去问了CoinGlass的人; 首先,可以确定的是,这类数据网站提供的期货流动性肯定是来自交易所成交数据api接口的,我查了一下OKX和BN的API市场数据文档,确实有提供这类接口; 其次,关于流动性位置的计算: 他们表示无论如何都不会透露具体的算法,属于商业机密,所以我只能猜测大致算法... 目前可以准确获得的市场数据分别有: 1. 每30s内的期货成交记录,也就是订单的成交记录; 2. 大规模爆仓出现后的爆仓人数、金额大小以及爆仓发生时的价格位置; 3. 特定交易对的期货持仓总量; 而不能获得的数据则是: 1. 参与交易用户的仓位杠杆率,逐仓和全仓模式; 2. 持仓用户的平仓记录; 因此,如果现在让我开发一个类似的产品,思路大致会是这样: 1. 持续记录特定交易对上的期货成交记录,并根据持仓量的增减判断这些成交属于开仓还是平仓? 2. 如果是开仓,就把这些成交位置记录下来,等待后续出现清算行情,根据不同价位的爆仓量来判断市场整体的杠杆率分布,比如20%的人用100倍,35%的人用20倍,以及45%的人用10倍等等... 3. 根据这个数据得出最近一段时间内整个市场中,所有交易者的杠杆率分布及持仓量比例画像; 4. 最后根据这个画像来计算期货流动性的位置即可; 比如,我们就按照上面那个杠杆率比例来判断,当期货市场出现了1000万成交后,持仓量上升,那么就在距离价格1%、5%以及10%的上下位置标注出特定的流动性色块; 并按照同等持仓量比例分配1000万的清算强度即可; 因此,大家所说的“清算地图”完全是拟合的这个说法并不是正确的,但我所理解的完全精确也不是完全正确的; 总结: 密集清算区的位置确实存在引用历史数据,进行推理的可能性,但清算区的相对强度,则是由持仓量增加时带来的,这部分完全准确; 也就是说,清算地图上显示的密集清算区,其真实的清算位置有可能存在一个精度上的误差,而其颜色亮度(清算强度)的相对表现,则是没有误差的,除非遇到刷数据的交易所。 这对于我之后的清算流动性分析来说,并没有什么影响,最大的不同就是,不能根据清算强度最高的位置去判断精确的清算目标点位; 而是要考虑一定误差,因此往后不会再给出精确清算目标位,而是给出一个模糊正确的目标区间即可。 但对于清算区相对强度的判断,则依旧可以延续之前的分析模型,如果价格上方没有空头流动性,但下方很近的位置聚集了大量多头流动性,那么依旧会判断向下清算的概率大于向上的概率。 当然,这仅仅是我自己能够想到的一种算法,也许像CoinGlass、CoinArk这类的数据网站还有更好,更精确的算法! 其实动脑子仔细想想,这种精确的清算量,剩余持仓量以及用户杠杆率等数据,交易所是绝对不会公开的,这既带来了用户被恶意清算的风险,也违反了交易所的用户数据隐私协议; 所以我们分析期货流动性,就必然不可能得到绝对精确的结论! 话说回来,似乎对于交易所来说,是能够轻松拿到这份精确数据的,如果一个币种只上线了一家非合规交易所的期货合约,那么这家交易所在这个币种上真的可以做到为所欲为! 这也提醒我们,一定要去合规交易所,因为这种行为是被严格监管的,只有作恶成本极大,才能确保用户安全。 最后,感谢KK的提醒,让我做了一次数据推理,理清了这个清算地图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