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登录
#教育趋势
关注
凤凰网-Letsight
1个月前
反转又反转,这届美国留学生经不起任何折腾了
#美国留学
#留学生生活
#政策变化
#教育趋势
#签证问题
分享
评论 0
0
央广网-央视新闻客户端
1个月前
“数”说高校专业调整,“未来风口”专业是哪些?
前不久,教育部发布了《2024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全国范围内新增、撤销、调整专业点个,种新专业亮相,。据统计,五年内,“双一流”高校新增布点“智能”“智慧”专业203个,几乎全部集中于工科,有较强的技术导向。今年新设“智能影像艺术”(艺术学)和“人工智能教育”(教育学)专业,分别在中国传媒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开设。
#高校专业调整
#未来风口
#教育趋势
分享
评论 0
0
蔡慎坤
4个月前
学文科今后应该很难谋生,这是今天早上在网上跟朋友们讨论的话题,随着几款AlAPP免费上线,大家都认为不需要自己写什么东西了,连作家这个职业都可能消失,一个河北朋友说,他小孩正在上高中,整个学校高中学生1400多人,文科生不到100人,不知道其他地方其他学校是不是也差不多,但美国学校好像学文学理工的比例悬殊不大。
#文科就业
#AI影响
#教育趋势
#作家职业
#美国教育
#高中生文理比例
分享
评论 0
0
环球网-环球时报
4个月前
英媒:英国Z世代上课“重理轻史”
《泰晤士报》此前报道称,Z世代(1995至2009年出生的人——编者注)对英国缺乏自豪感,这一消息读来让人心情有些沮丧,尽管这并不令人感到意外。我因此忍不住反思:自己是不是也在无意中“推波助澜”了?
#英国Z世代
#教育趋势
#重理轻史
分享
评论 0
0
中国网-新华社
4个月前
新学期新气象,各地课堂呈现哪些新变化?
#新学期
#课堂变化
#教育趋势
分享
评论 0
0
搜狐新闻(镜像)
4个月前
【山东某重点高中选科意向表引热议:80%以上学生选“物理+化学”组合】随着高中寒假结束,高一学生和家长正面临选科的关键时刻。近日,一张山东某重点高中的选科意向表显示,该校30多个班级中,仅有4个班级选择了传统的“政史地”组合,其余班级几乎清一色地选择了“物化”组合,占比高达八成以上,其中“物化生”成为最热门的选择,部分学生则选择了“物化政”或“物化地”。记者采访发现,这一现象并非个例,济南、淄博、青岛等地的多所学校也出现了类似情况。高青一中教学二部高一级部主任董国栋表示,虽然“物化”组合备受青睐,但部分学生存在盲目跟风的现象,也有学生在兴趣与升学之间犹豫不决。“物化”组合的流行并非偶然。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发布的《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指引(通用版)》,在92个大学专业门类中,55个门类要求必选“物理+化学”,占比高达59.78%。这意味着,选择“物化”组合的学生在高考志愿填报时将拥有更广泛的选择空间。此外,去年高考文科生的录取情况也让许多家长意识到,理科组合在升学与就业方面更具优势。一位家长透露:“从招生录取和未来就业的角度来看,‘物化’组合确实更有竞争力,所以我们建议孩子选择这一组合。”随着“物化”组合选科人数的激增,部分学校出现了物理、化学教师紧缺的现象。有化学老师表示,过去一周只需给三个班级上课,但在“物化”组合人数增加后,未来可能每位老师需要承担四个班级的教学任务,工作量大幅增加。为应对这一挑战,部分学校已开始通过增加招聘计划等方式,提前储备物理和化学教师。面对“物化”组合选科人数暴增,不少教育专家和一线教师呼吁,选科应基于学生的兴趣与优势,而非盲目跟风。董国栋指出:“学生选科应以学得动、学得懂为前提。如果对物理和化学不感兴趣或学起来吃力,盲目选择‘物化’组合可能会适得其反。”济南一中高三化学老师夏远征也强调,选科的首要原则是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特长。他表示:“如果学生对物理和化学不感兴趣,即使勉强选择,未来在学习和就业中也难以找到真正的热情和动力。因此,选科应从学生的擅长和兴趣出发,避免盲目追随大流。”更多详细内容请查看原文>> :sys_link: 网页链接 https://3g.k.sohu.com/t/n863133291?serialId=f7ff0ec2de0877bb57a4884063aaa085&showType=news :icon_weibo: https://weibo.com/5890672121/Peh2HwAlz#搜狐新闻
#山东高中
#选科组合
#物理+化学
#教育趋势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