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教育的重要性
关注
佛瑞德里希4th😷
1天前
当缺乏教养的人试图占领原本由比较有教养的人拥有的地盘,我想,给人最直观的印象莫如油画《青春之歌》里女知青和老羊倌的婚姻组合。 把“接纳移民”误当成政治正确,无视文明的传承危机,无视本土社区的存亡危机,一味向试图把这世界变得更好,但力有未逮的善良土著进行道德勒索,结果就是支持老羊倌娶 女知青。 是把稚嫩的文明扼杀在成长的半道上。 老羊倌固然有他的人权,有他自己的诉求,有他的欲望有他的喜怒哀乐,但满足他的欲望是不是女知青的责任呢?女知青的人权,她寻求幸福生活的权利是不是也该得到尊重,至少不被置于老羊倌的欲求之下呢? 跨越阶层的婚姻未必就是不幸的,但前提是双方自愿,且在相处过程中能一直保持双方自愿,不出现一方强迫另一方的情形,不出现以暴力压制代替正常沟通的情形。但如果能做到这一点,老羊倌就不是老羊倌了,如果他能一生保持这样的教养水平,你得称他为绅士。 这就是为什么在思考移民问题时,在决定要不要接纳移民,要接纳多少移民,要给声称需要帮助的人多少帮助时,欧美文明国家得量力而行。 因为文明自身还太脆弱,还远做不到“无所不能”。 那些处于文明发展幼稚期的巨婴国、巨婴族,自己是不知道克制的,是做不到适可而止的,他们往往会循着对方善意开放的通道进行侵略,会把原始部落的侵略本能发挥到极致,会告诉善意接待自己的土著居民“你们给的不够”,会索求无厌,并因欲求不满对善良土著采用暴力手段。 如果在军事科技上拥有绝对优势的欧美文明国家没有意识到,对弱者的援助需要量力而行,需要以促成对方的灵性成长而不是肉体强壮为目标,如果招待外来客人时家长们没有意识到“好客”不能以牺牲自家孩子的财产权甚至生存权为代价,文明国家的本土社区就会陷入危机。 陷入女知青被迫嫁给老羊倌那样的危机。 巴黎、伦敦之类的现代都市就会变得象原始部落的营地一样混乱。 因为老羊倌并没有保持家居整洁有序的教养,他压根没有这样的意识。 而你,如果把女知青嫁给他,让他以男子之身做这个家的“头部”,要求女知青服从他的领导,在他面前温顺贤惠唯命是从,放弃自己的教养去配合他的教养,这个本应由女主人收拾得井井有条的家园就会因老羊倌做了男主人,变得不堪入目。 双链争持。 在文明转型期,站在产业链阵营和伤害链阵营里的人口分别拥有不同的教养。 不同的教养令他们在为人处世时有不同的表现,对家庭有不同的看法,在人生中有不同的追求。 从个体层面看,在产业链阵营里并不是没有老羊倌式的人物,在伤害链阵营里也并不是没有女知青式的异类。 但产业链阵营趋向的,毕竟是女知青式的教养。 从产业链阵营的角度出发,从提高整个家庭的教养水平出发,我们只能说这样的婚姻是不幸的,而如果他们生儿育女,在对下一代的教育中,我只能说,老羊倌式的教养,确是该消亡的。 双链争持,传承竞择。 有些传承是该消亡的。 那些致力于阉割下一代思维能力的传承,那些PUA孩子,对一切向自己伸出援手的人索求无度、道德绑架、情感勒索的巨婴式传承是该消亡的。 以让孩子得到更好教养的方式,消亡。 在简中圈,很多家长都会担心孩子的教育问题,已润出来的家长担心,“贫贱不能移”的墙内家长更担心,担心孩子被中共洗脑,担心孩子长成小粉红。 那么解决这担心的最合理做法是什么? 是给孩子良好的教养。 如果你能意识到中共的洗脑教育最大的敌人不是反宣传,而是与粗鄙、残暴针锋相对的高雅、善良,如果你能意识到从中华民国时期到中共统治时期,民间社会最大的改变是教养的改变,如果你稍微留意一下从毛到邓到江到胡到习,各个阶段从官方到民间在教养方面的变化,你就会发现最能让一个人从中共谎言打造的信息茧房里清醒过来的,是教养。 最能让一个人发自内心厌恶野蛮,靠拢文明的,是教养。 是让人成熟稳重谦和温厚的教养,是让人从认识自己、节制欲望开始,摆脱巨婴状态,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教养。也是让人在经历了自身的成长之后,懂得成长之不易,重视他人教养程度的教养。 假如你有良好的教养,不论你移民到哪个国家,你都会更容易得到本土社区的接纳,更容易交到新朋友,构建起新的社会支持网络。 假如你的孩子有良好的教养,他就会自然而然与中共过于粗鄙且日益粗陋的宣传论调格格不入。 也会自然而然,与教养接近的孩子形成同温层,形成可互相支持的小圈子。 保持教养,给孩子良好教养,坚持做一个有教养的人吧。这不止是帮助你对抗中共洗脑的利器,也是你找到在未来的黑暗时期能用微光彼此照亮的同伴的秘法。 因为有教养的人会彼此欣赏,有教养的人,即使平时不谈及政治观点,在关键时刻也更易达成共识,共同行动。
#文明的传承危机
#教育的重要性
#文化冲突
#道德勒索
#中共洗脑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