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摆脱焦虑
关注
生姜Iris
2周前
刚刚刷即刻,发现五湖四海不同的土地上都在发生不同的新鲜事,上海是WAIC以及WAIC不同场的Afterparty,杭州是Advx和很多的Builder 成都有哥飞老师SEO的活动 而令我感慨的是,还看到了很多朋友分享他们去演唱会,他们和朋友一起在家吃了一顿饭,他们听到家人睡眠的呼吸声等等。 每当我被业务活动信息挤压到焦虑,或者有一些「焦虑感」的时候,看到这些充斥着「生活气息」的分享,会让我惶恐不安的心得到一丝平静。 今天晚上和朋友们吃饭,是非常非常难得只有10%的时间聊业务,90%都在聊生活的局。 他们很惊讶为什么我分手了这么久却没有谈恋爱。每天见这么多人,怎么就没进一步的action。 在我和他俩说我基本只吃了很多顿业务相关的饭之后,两位哥都沉默,并对着我异口同声「你还是应该多吃一些只有生活方面的饭」 不过今天我又对着他俩感慨了一遍。 我说:「我很难想象去年3月的时候,我过着每天早10到晚10给公司卖命,晚上10点到凌晨2点看ex打游戏的生活(是的,曾经我每天要坐他旁边看他打《星际争霸2》,并且7年的时间修炼成了星际2的术语专家,是了解不同的选手和比赛,帮他卡时间并盯对手动向,帮他看这是什么地图,有几片黄金矿,应该出什么战术的程度) 通常凌晨2点我就要睡觉了,因为10点要爬起来上班。 而他因为焦虑,通常4点才会睡觉。 而很不幸我猫毛过敏,所以曾经养了4只猫,只有1只猫可以陪睡(主要是因为这只猫会开门,不让她陪睡就一整晚都别想睡觉) 于是通常2点我和猫先睡,4点我会被吵醒一次。 而陪睡的猫雷打不动每天凌晨5点要爬起来吃饭,于是她会跳起来开门。我就要爬起来给猫开门,放她出去吃饭➕上厕所,然后半梦半醒中昏昏沉沉,等她吃完饭再放她回来。(不能持续开着门是因为我猫毛过敏,放其他几只猫一起进来我会疯狂打喷嚏🤧) 于是一晚上我基本会被吵醒三次,基本睡不了整觉。」 众所周知,睡不好是真的容易灵魂枯槁。 而一年多的时间过去。 至少当下,我可以住在自己喜欢的房子里,每晚都可以睡整觉。 我还请了阿姨给我做饭。还可以在家上健身私教和普拉提私教。 我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去探索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和节奏,「去构建自己生活的秩序」 我想一年多之前的我,那个每晚都睡不了整觉的我。 应当很难想象一年多后的自己,可以拥有现在的生活节奏。 每每回想起之前的自己,我都很惊讶自己怎么能坚持那么 久,但是好像也就是那样坚持了下来,直到灵魂先感到枯萎和衰竭,从而苦劝自己放弃。 所以朋友们,请相信,「你每时每刻都拥有选择的自由」 请努力勇敢的告诉那个内心挣扎的自己,请Ta拥有「选择的勇气」 就像很多朋友开玩笑说「Iris你怎么天天搬家,真的很佩服你这样的行动力」 这是因为我8年的时间搬了14次家。 自己从杭州到北京,再从北京到昆山。 搬着搬着就熟能生巧。搬着搬着就越来越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样的房子🏠 你一定可以找到不将就且性价比高的房子,只要你看的足够多。 不要害怕搬家。不要因为「担心搬家麻烦」而委屈自己住在你不喜欢的空间里。 如果你的本心对现状不满意,就去勇敢的改变ta。 很多时候捏着鼻子将就,不如「果决的放下」,而后另寻出路。 最近看到很喜欢的一句话,「如果你对选项A和选项B都不够满意,最佳路径是去探索选项C」 「构建属于自己的支持系统」这件事儿其实真的挺难的,会撞很多南墙,吃很多苦。 但是想到这是为了「不让自己将就」,你正在「维护和重建自己内心的秩序」,你在构建「拥有选择的自由」这项权利。 就觉得吃些苦也是理所应当。 我在TG上有一个小树洞,记录了我最痛苦的时候的碎碎念。 每次我去翻阅它们,才意识到自己居然经历过那么多痛苦的时刻。 但是这种阶段性回顾,或者和友人偶尔提起,让我乍然感慨的当下,才让我深刻的体会到,脱离原来依附他人的支持系统,去构建一个独立的属于自己的支持系统这件事,真的「又痛又爽」 但真的打死我,也不要再回到过去我要一晚上醒三次睡不了整觉的时候。 我是这一年多才留了一些时间给自己。才开始探索和发现自己的「喜好」 也是晚上和朋友们聊天,我说我现在基本不做饭。很难想象之前我可以一个人做10个菜,一个人做11个人都吃的饭。就是累到做完别人吃饭,我在旁边大哭的程度。 朋友们听到这里异口同声「那就是你根本不喜欢做饭」 曾经我真的以为自己很喜欢做饭。但是在我自己独立生活以后,我发现我好像对做饭这件事也没那么喜欢。 当你有选择的自由时,你才可以无所顾忌的「做你自己」,然后才能坦然面对最真实的自己的反馈。 而在对「自我」构建更清晰的认知以后。 对旁人也多了几分宽容。因为更加理解「强求或者被强制安排做一些事的不爽和委屈感」,所以才更尊重对方的一些感受。从而也不「强求硬融」 以及,很多时候我的身体会比我的脑子更快做出反应。 大家很多时候真的要更 加尊重自己「身体最真实的感受」,身体是情绪的感受器这件事真的十分在理。 但是终归,我还在探索和发现自己真实需求的路上。 于是很感怀身边会有一些颇有洞察力的朋友。 能抓住我描述的一些细节,从而给我一些论断。 「只缘身在此山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件事真的适用于各个方面。 看别人总是很清晰,看自己总是很模糊。 但偶然的瞬间,又更了解了自己一点,又发现了自己一些不同的变化,也会很惊喜和意外。 过往的很多教育总在教导我们如何观察和讨好他人。 很少有教育教导我们如何探索和发现自己。 希望大家都有更多的时间,去和自己相处,去发掘自己真正的需求,洞察自己最坦诚的标准。 然后用更清晰和舒适的方式,去同这个世界进行交互。 「既然生而为人,就努力不负此生」 「扬名立万不应该是唯一的评判标准。我们有构建自己不同人生规则/标准的权利,和自由。」
#生活方式探索
#摆脱焦虑
#个人成长
#选择的自由
#倾听身体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