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累托最优

Kai
1天前
低水平内卷 vs 小圈子帕累托最优 我遇到太多人在这个问题上没想明白的人了,从义务教育 到 大学、研究生、工作,都会遇到这样的人,给我一种 “精致的愚蠢”的感觉。 所以我想把我的想法分享出来,也算是把自己的愤怒分享出来 特别是在读书的时候,有些人会像防贼一样防着其他人,去保护自己发现的“珍贵资料”,对于别人问自己问题,非常的冷漠甚至是讲错误的方法。误把自己身边的人当做自己的竞争对手,但实际上,竞争对手是这个世界上其他跟你在同一赛道的、同年纪的人,你身边的人是你最应该团结的人。 我觉得当遇到竞争的时候,判断 “竞争域”和“合作域”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是高考,那么 合作域就是你整个 班/学校 的同学,竞争域是所有你不认识的同届考生 如果是大学考试,注意只是考试,那么合作域就是你宿舍的同学,竞争域是其他的同学 如果是大学求职,合作域是你所有的同学,竞争域是所有你不认识的同届应届生 我们真正应该做的是,尽可能团结合作域,去跟竞争域去竞争。 比如我们大学的考试是根据排名赋分,那么我做的就是分享我收集的所有资料,尽我可能去问学长学姐要学习资料,整理之后在宿舍分享。并且组织大家一起去按范围准备考试题,然后互相教。 这就是在小圈子内以合作去达成帕累托最优,然后提高整个小圈子的竞争力,去跟竞争域去做零和博弈。 在小圈子里人为设置隔阂去内卷,除了降低整个圈子的水平,没任何意义。 我觉得这个思路扩散到人之间的交际也是,任何你认识的人都应该是你合作域的,通过内部的合作来产生更强的竞争力。 这也是也是博弈论经典的策略,“对所有第一次接触的持友好策略,如果遇到对抗,则转为不友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