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宏观危机
关注
qinbafrank
1天前
在美股这样一个基本面主导的市场里何时才是大顶?我们经常会看到如图1中的观点“已经是人声鼎沸了,顶部形成的逻辑” 咋一看非常有道理,实则很有误导性。这里忽略基本面主导的市场和情绪资金面主导的市场两者的差异性: 1、在一个基本面主导的市场,大顶只会在两种情况下出现:1)作为市场主线的产业叙事崩盘破掉,2000年以来前者出现过一次就是大家经常提的00年科网股泡沫的大崩盘,很多人也拿现在跟当时相提并论,但是忽略了今天的大科技公司基本面是何等的坚实,每季度大几百亿上千亿美金的营收,几百亿美金的利润,滚动市盈率都赶不上估值水平, 2)宏观出现了巨大的危机,如18年10-12月的中美贸易战和上一次加息周期尾声; 20年3月疫情全球蔓延的黑天鹅带来的超级大恐慌; 22年通胀爆表带来近四十年最快加息节奏; 以及今年2-4月,川普发动的全球贸易大战到来的冲击。 从个人写推特以来,大级别推演过两次: 22年1月说到如果通胀失控,联储收缩节奏加快、美股小崩币市大崩。 25年1月底美股今年有一到两次中级别的调整(-15%上次),最后2月到4月纳指跌了-27%、标普跌了-18%。 从00年以来美股的几次大级别的调整,一次是基本面破裂导致,其余五次都是宏观危机带来的冲击导致。所以如果没有看到宏观的大危机,或者产业基本面出现大问题,那么你难言大顶。 2、在一个基本面主导的市场要紧盯产业进展和业绩增下,而不是其他。去年这里有聊过,基本面足够强大就能抵御大部分的中小级别的宏观冲击。 从交易的角度,可以看技术分析看资金进出;但如果是投资的角度,周期放长一点在美股就要去看基本面。这一次财报季前,看到不少人说大科技动能消退了涨不动了,单看技术面和k线确实如此,但是忽略了基本面起到了绝对的主导作用,财报出来业绩超预期向上的动能又回来了。 随便举几个例子: 1)英伟达开发者大会老黄预期未来五个季度能有5000亿美金的营收,市场被震惊了,这个营收预估远高于市场之前最乐观的预期; 2)谷歌从上半年AI受损股一跃成为AI受益股, 3)今年最沉默科技巨头亚马逊则交出了近几个季度最好的财报 之前有聊到过,财报季最大的意义在于让市场确定之前的走势是涨多了还是没涨够。明显这次市场认知到没涨够。至少从这些大科来看,市场给他们的估值都没有超过增速水平,其实相当合理, 3、那何时我们说会美股出现中级别以上的调整? 如前面聊到今年二十五年来六次大级别的调整,一次是股价远超基本面,其余五次都是宏观的大冲击。未来依然如此,未来美股出现大级别的调整应该是在两种情况下出现: 1)产业基本面出了问题,业绩已经远远跟不上市场预期。如果某次财报,半数大科技公司财报不及市场的预期,那么就意味着业绩的基本面已经撑不起市场太过超前的预期了。很有可能就会带动一波调整 2)宏观上的大冲击 如前面聊到的,过往美股的调整很大都是宏观危机带动的。当下的世界是一个政治经济学的世界,政治财政高度驱动了经济发展和金融市场,政治右翼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强人主政、地缘博弈加剧、散户化程度越来越高,都有可能造成一场大冲击。今年2月-4月市场的大调整就是一次典型强人政策带来的大冲击。这种情况以后也不会少 当然也要区分风险的等级,我们要跟进一步去对风险划分等级,不同等级的风险对市场的冲击力是不一样的。 4、高波动的时代 当然我们也要承认现在是一个高波动的时代,年初这里有梳理过美股过去二十多年的规律,如果细心看就能发现如果说零几年,10年代美股三五年才有一次大级别的调整,每两年才有一次中级别的调整。但是20年以后,每两年都有一次大级别的调整、中级别的调整每年都有。自16年以来,标普500经历了四次至少20%的深度回撤——这是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最频繁的波动周期 未来一定是波动率放大的,波动放大来源于: 1)AI崛起中产塌陷、为了跃迁赌性更强; 2)生产力越发展大部分人越不用做啥,可以把大把时间投入到交易。散户化趋势越来越重 3)逆全球化时代,强人主导、地缘冲击,也会放大波动。 图1中隐去了原博主,不想引战,只为探讨。
#美股
#基本面
#宏观危机
#科技股
#高波动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