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罷免

著名音樂人羅大佑昨日表示「大罷免就是賴罷免、賴皮罷免、要大破功才行」。一席話掀起千層浪,紅藍白媒體如獲至寶,紛紛用「流行音樂教父狠嗆大罷免」、「這才是文藝工作者的風骨」等標題報導此事。 有些人舉出羅大佑年輕時曾經寫歌暗諷過一黨獨裁的國民黨、幾年前又支持過香港的反送中遊行,就斷言羅是「永遠爭取自由的反對派」。對於這種說法,我個人不敢苟同。一個人過去的言論,並不能代表現在的想法。就好像馬英九前總統,當年也曾經多次表態支持過六四天安門事件被鎮壓的學生,但並不影響他今天成為共產黨黨魁的座上賓。 前不久,印太戰略智庫在台北舉辦「挺自由·愛台灣」演唱會,籌備過程我曾向幾位業界人士請教,應該邀請哪些歌手登台。當時有人提出羅大佑的名字,立即就有人指出「他這幾年在中國各個城市不停地辦演唱會,是掙人民幣的,不可能參加台派的活動。」 羅大佑當然有權反對大罷免。但他應該闡述這些國民黨籍立委為社會做了哪些貢獻、為什麼不應該被罷免;而不是將大罷免抹黑為「賴皮罷免」。 行使罷免權是法律賦予每一個選民的權利,是不容否認的。國民黨曾經主導罷免過陳柏惟立委、桃園市的王浩宇議員。這次也想罷免吳思瑤、吳沛憶等立委,只是沒有完成連署而已。在羅大佑看來,這些也是「賴皮罷免」嗎? 網紅館長陳之漢前不久去中國,不知道受了什麼影響,回台以後就積極幫藍委站台反罷免,20日更語出驚人稱「726要掀起一場革命,讓台灣人全部都變成中國人。」 近年頻繁穿梭於中台之間的羅大佑,在大罷免投票前幾天的關鍵時刻,突然表態反對罷免、引起關注,也可能是受到了中國當局的某種指示。 只要想掙人民幣,就必須先當統戰樣板——這是這幾年在對岸淘金的台灣人難以逃脫的宿命。在中共當局看來,羅大佑或許就是「會唱歌的館長」,必要時就要讓他出來表態。
大罷免二階連署現在已經接近尾聲,35名國民黨立委,有30名確定被丟進三階罷免程序。超過100萬人參加了罷免連署,這是大家前所未料的大成功。 雖然國民黨極力扭曲說,罷免是由民進黨發動,但事實是,所有志工都是自動自發的。 以我領銜的「剷除黑芯」罷團為例,二十幾位核心成員,原來都互不相識;後來因爲響應罷免號召,於是逐漸一而二,二而四的開始結合;這些核心成員後來發展成300多人的志工團隊。 這樣由下而上自動發展出來的團隊,會各就專長、興趣、時間,自動展開目標導向的分工合作。沒有自上而下的指揮、操縱或獎懲,在扁平的組織中,大家更能互相體諒、互相鼓勵、群策群力、發揮創意,結果產出了驚人的力量和成效。 這是台灣公民實力的偉大展示。 所謂公民,是具有完整公民權利的人民。這些權利包括言論、出版、集會、結社、示威、遊行的自由,和參與選舉、罷免、創制、複決的權利。 台灣自1996年可以直選總統以後,台灣人民就已經自「賤民」升格成了公民。 所謂賤民,是公民權利受限,因而其生命、財產、自由無法得到充分保障,不得不屈從政府的不當權力、低聲下氣、委屈求生的人。按此定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人民,因為受到中共的壓迫,都慘淪爲賤民。 台灣人自1996年取得了外在的公民資格以後,也逐漸發展出了內在的公民意識。 公民意識最主要的成分,就是「主人」意識;也就是知道,自己是國家的主人;國家有難,自己責無旁貸,必須奮勇投身救國。 賤民由於長期受到壓迫,習慣於自保、自私、自利,而無公德心。他們抱怨很多事,可是很少投入時間精力親自去改善這些事。他們習慣「建議」別人去做改革,自己卻只想袖手旁觀,坐享其成。 賤民和公民一個顯著的區別,在於賤民通常缺乏獨立思考能力。這是因爲,在威權體制下,獨立思考是危險的;人云亦云,盲從組織才能生存。 這次投身大罷免的志工們,都是在觀察國民黨立委投共賣台的行為後,感到國家陷入滅亡危機,所以自動自發出來推動大罷免。 這種經過獨立思考後的行為,具有決心和毅力,不畏艱險,不達目的不會停止。 面對大罷免的風起雲湧,國民黨起初輕視嘲諷,繼之驚惶失措,後來則訴諸誹謗、造謠、犯法與暴力。這些歪邪卑劣的手法,不僅無法抵禦大罷免,反而不斷為罷免添加柴火,造成燎原之勢。 國民黨這些投共的黨工和立委,如果能溫和一點、耐心一點,以水煮青蛙的方式,慢慢地去癱瘓台灣政府,再和中共裡應外合,則台灣難免遭到吞併。 幸而老天保佑,傅崐萁和他的嘍囉們學養不足、急功近利,加上徐巧芯、翁曉玲等小人自以為得勢,言行囂張,於是引起大家的警覺,激勵出強大的公民力量。 進入三階罷免之後,國民黨當然會跟中共聯合,以各種紅衛兵的鬥爭手法,來反擊罷免活動。不過聽命行事、沒有正當性的賤民,絕對不是公民的敵手。那些恐嚇、威脅、辱罵志工的賤民,能爭取到中間選民的支持嗎?我不相信。 這次台灣公民意識的崛起和公民力量的發揮,已經讓台灣堅不可摧。我們不僅可以成功驅逐投共賣台的內奸,還可以喚醒中國人去裂解中共,奪回被中共掠奪的主權,讓中國人由賤民升格為公民,像台灣人一樣。 看到公民力量如此強大,我認為中國人的公民意識如果被喚起,中共會像曼谷的審計樓一樣,頃刻崩塌。且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