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分别心
关注
Morris
1天前
中国人,就喜欢分别善恶,老百姓就很有意思啊,看到一个什么好,就一窝蜂的把这个人捧到高点,说这个是善的,这个人怎么怎么都好。然后,你就会认为他所有的行为,都出于善念。再过段时间出了点问题,你骂的还是他。你当时觉得他有多善,现现在你就觉得他有多恶。所以庄子里有一句话叫什么,叫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当你眼睛里脑子里,还有一个这个人是善人、是好人、是圣人那个标准的时候,有一天他一定成为大盗。你在生活中你最恨的人,都是原来你觉得人特别好。因为什么?因为他本来没有那么好,他原来让你觉得好的行为,是刮风下雨自然生发的。 在《西游记》里,人参果的故事是这样的:镇元子大仙听说唐三藏要来了,就对徒弟说:我得上天去听法会,元始天尊开班讲法,我要去听课报名。等我不在时,会有一位故人来,那就是当年我在如来佛那儿认识的二徒弟——金蝉子。如今他转世为和尚,带着几个徒弟,那猪啊、猴啊,来取经。到时候你们替我摘两个人参果给他们吃。两个徒弟就问:师父,您和这金蝉子有什么交情?他是和尚,咱是道士,也没什么关系呀。镇元子说:当年我在佛祖那儿听课,金蝉子曾给我倒过茶。他接着说了四个字:佛子敬我。佛子是对修行人的尊称,敬我则表示他尊敬我。因为他当年给我倒过茶,我就要好好招待他,这是人情世故。 然而,就是因为这个人情世故,引发了一连串的祸端。镇元子的徒弟照吩咐要请唐僧吃人参果,可唐僧不敢吃。两个道童就在一旁叨叨,说六转凡胎不识货,结果自己偷偷吃了。猪八戒听见后怂恿孙悟空去偷,孙悟空一气之下推倒了人参果树。整件事的起因,其实都源于镇元子那一念心动。而镇元子的这份心动又是从哪来?只因他觉得,当年金蝉子给他倒过茶,是佛子敬我。可真的是这样吗?有没有可能,当年如来开法会,金蝉子只是负责接待、服务,把水分发给所有学员?他也许根本没正眼看镇元子,只是按照名单分发:镇元子,水一杯、礼盒一个、笔记本一份。有这种可能吧? 那么,为什么镇元子会认为那是佛子敬我呢?因为他动了六根,起了分别心。他从一个平常的举动里,自作聪明地解读出别人尊敬我,并因此起了执念。生活中,其实很多事也如此。别人一个不经意的举动,我们往往从善恶的角度去理解、去放大。明明是自然、普通的事,我们偏要赋予意义,甚至情绪化解读。这就是人常说的自作多情。更可笑的是,镇元子还吩咐徒弟:只能给唐僧两个,人参果数量有限,九千年才结三十个,不能浪费。结果徒弟又偷偷吃了几个。你看,这就像我们生活里随份子的心理:领导结婚、同事白事,不随不合适,随又嫌多。最后随个中间数,花了钱还落埋怨。 这就是叫,善的不纯粹,恶的不彻底。镇元子这一难,其实是因为他的善不彻底,心不干净。他一切判断都落在好坏、是非、善恶的人心上。说到底,他把唐僧当故人,可唐僧根本不认识他。这就是自作多情。生活中不也一样?别人递给你一杯水,你感动得不得了,说要感恩感恩。可真到利益面前,这种感恩往往转瞬即逝。今天很多人喜欢学佛、修行、禅修,动不动口头上感恩,可真正遇到现实问题时,往往着急得比谁都快。那种感恩,也就停留在嘴上罢了。所以,中国这个社会的虚伪怎么体现,就体现在这儿。虚伪的意思就是不自然,你还不如就是伪君子,还不如真小人,真小人更好一点。所以孙悟空的师傅菩提祖师就说那句话,哪有什么恩义,没有恩义就没有吧。
#分别心
#自作多情
#镇元子
#人情世故
#虚伪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