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观呼吸

作为人生极简修BUG师,我核心主张是通过简单呼吸来调整身体,而身体的平衡带来健康的心理。 不管西方,印度,佛家,道家对这方面都有研究。 今天换个角度,来拆解佛家心法,一行禅师的《内观呼吸》(Breathe! You Are Alive: Sutra on the Full Awareness of Breathing) 这本书基于佛经《安那般那念经》,通过16种有意识呼吸练习,帮助锚定当下、治愈身心、释放痛苦。通过觉察自然呼吸节奏,桥接身心灵,激活放松响应,转化情绪杂念。这是一部可以立即实践、较快见效的生活手册。 一行禅师在书中反复强调:“呼吸,你就活着。”当你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你就处于当下。 而当下,是生命真正发生的地方。 过去已经成为记忆,未来还未到来,只有当下这一刻,你才真正活着。 《安那般那念经》将呼吸觉察分为四个阶段: 身(body)、受(feelings)、 心(mind)、法(phenomena), 每个阶段包含四种练习,总共16种方法。 第一阶段:觉察身体(Contemplation of the Body) 觉察呼吸的长短。不要改变它,只是观察它是长是短、是深是浅。 第二阶段:觉察感受(Contemplation of Feelings) 观察感受的变化。感受不是静态的,它们会增强、减弱、消失。 不被感受牵着走。通过呼吸锚点,给感受留出空间,不立刻反应。 第三阶段:觉察心意(Contemplation of Mind) 观察心的状态。此刻是焦虑的、平静的、散乱的还是专注的? 让心安定。当思绪纷飞时,用呼吸作为锚点,将注意力带回来。 第四阶段:觉察诸法(Contemplation of Phenomena) 观察无常。一切都在变化,包括呼吸、身体、感受和思绪。 观察放下。认识到执着和执念带来的痛苦。 观察寂灭。体验深层的平静和自由。 他给出七天进阶的解决方法,这种练习叫做“行禅”或“动态冥想”。它打破了一个误区:正念不是只能在静坐时练习,而是可以融入任何日常活动。 如图:(由musetai 生成) 所以佛家的呼吸法,主要是心法,以呼吸为锚点,去安定心灵,他的内观,是观察全身, 读佛有个最妙的地方,就是他总有某些简单词语,能让你定住,而且瞬间安静下来。 我是杂家,每家的优点我都会拿过来。不必拘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