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做减法
关注
Y11
3周前
我们常被“做加法”的思维裹挟——不断追求更多资源、更大规模、更复杂的战略。 但古罗马哲学家马可·奥勒留的智慧告诉我们:真正的高效,往往藏在“做减法”的清醒里。 他的6条人生训诫,对每一位在时代浪潮中前行的人,都有着穿越千年的启示。 1. 少即是多:给生活做“精简手术” 奥勒留说“Cut out the inessential”(砍掉不必要的事)。这像极了我们在企业运营中常做的“业务聚焦”。一个产品若功能冗余,用户体验会下降;一个团队若目标分散,执行力会衰减。对个人而言,“不必要”的社交、无意义的焦虑、消耗精力的琐事,都是需要定期清理的“冗余代码”。把时间和精力,留给真正重要的人和事——比如深耕核心能力,陪伴家人,或是在关键时刻做出清晰的判断。当我们学会“断舍离”,反而能在纷繁中找到方向,让每一步都走得更扎实。 2. 别找借口:责任是成长的“催化剂” “Stop making excuses”(停止找借口),这是对“结果导向”最朴素的注解。创业路上,我们会遇到无数不可控的变量:市场突变、资源短缺、团队失误。但优秀的领导者从不纠结于“为什么没做到”,而是专注于“还能怎么做”。就像张一鸣说的“始终保持饥饿感和迷茫感”,真正的突破,永远来自直面问题的勇气。当你不再为失败找借口,而是把每一次挫折当作学习的机会,就会发现:你失去的只是抱怨的时间,得到的却是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失败不是终点:把“弯路”变成“路标” “Embrace failure”(拥抱失败),这或许是最反直觉的智慧。马云创业初期经历过4次失败,张一鸣也曾在产品方向上多次调整。对他们而言,失败不是污点,而是认知升级的阶梯。奥勒留认为,痛苦和挫折是“灵魂的试金石”——它让我们看清自己的局限,也让我们更懂得坚韧的意义。重要的不是跌倒本身,而是从跌倒中学会的经验:哪些路走不通?哪些细节需要优化?哪些能力需要补足?每一次“拥抱失败”,都是在为下一次“起跳”积蓄力量。 4. 情绪的“方向盘”:别让愤怒消耗你 “Trade anger for sympathy”(用共情代替愤怒),这是高情商的核心。商业谈判中的冲突、团队协作中的摩擦,难免让人情绪失控。但愤怒像一把双刃剑,伤人伤己。奥勒留告诉我们:当你感到愤怒时,试着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他为什么这么做?他的需求是什么?当你用“理解”代替“指责”,矛盾往往能化解于无形。就像马云常说“格局是被委屈撑大的”,能控制情绪的人,才能在复杂的环境中保持理性,做出更长远的决策。 5. 做对的事:坚守底线就是守住未来 “Always do the right thing”(永远做正确的事),这是最高级的商业伦理。无论是阿里巴巴“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还是字节跳动“激发创造,丰富生活”,伟大的企业从不以短期利益为唯一目标。奥勒留认为,“正确”不是多数人的选择,而是符合良知和长远价值的判断。有时,做对的事会让你短期内吃亏,但长期来看,它会成为企业最珍贵的“护城河”——赢得用户的信任,团队的认同,以及穿越周期的底气。 6. 抱怨是“负能量”:行动才是“解药” “Complaining will make it worse”(抱怨会让事情变糟),这是对“行动力”的强调。遇到问题时,抱怨就像给伤口撒盐,只会放大痛苦,却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真正的强者,会把抱怨的时间转化为行动的力量:与其抱怨市场环境差,不如思考如何优化产品;与其抱怨团队执行力弱,不如提升管理方法。就像张一鸣倡导的“快速迭代”——不纠结于完美,先行动,再调整。行动本身,就是治愈焦虑最有效的“药方”。 奥勒留的智慧,本质上是告诉我们:生活和商业一样,没有捷径,只有“清醒的选择”和“踏实的行动”。砍掉冗余,直面问题,拥抱挫折,控制情绪,坚守底线,拒绝抱怨——这些看似简单的道理,恰恰是穿越时代浪潮的“压舱石”。对每一位渴望突破的人而言,真正的“成功”,从来不是比谁跑得更快,而是比谁在正确的方向上,走得更稳、更远。
#奥勒留智慧
#做减法
#人生训诫
#行动力
#情绪控制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