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未來

1个月前
這是一位台灣的藝術工作者寫給我的一封信,在得到他的允許的情況下,我發表出來給大家分享。 這不僅僅是因為驚艷於一位台灣人能對中國的未來如此關切,更是因為他提出的想法,與我多年來的思路可謂不謀而合。 正所謂「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我喜歡這樣的跨越國境,民族和文化的思想。我們真的,可以站在他者的角度上思考。 《推翻之後,我們要拿什麼去建一個值得活的中國?》 —— 一封寫給未來的文明備忘錄 我們都知道,一個沒有愛與自由的政權,終究會走向崩解。 或許是從內部瓦解,或許是從外部裂解,或許是緩慢的制度鬆動,或許是突如其來的歷史轉捩點。 但那一刻,總會來。 我們可以不說「推翻」這個字,但歷史本身就會完成那個工作。 問題是——在那之後呢? 當高壓瓦解、監控停擺、口號沉默之後, 我們會站在一片廢墟上,手裡沒有地圖,也沒有夢。 我們會發現,自由不是一句口號,而是一種需要準備的文化能力。 民主不是投票而已,而是人民要學會彼此傾聽與容忍。 多元不是名詞,而是你是否能接受鄰居信仰和你不一樣的神、講不同的語言、跳不同的舞。 創造力不是科技的堆疊,而是你是否願意讓孩子畫出你看不懂的未來。 所以我想問: 推翻之後,我們拿什麼來建? 我們有沒有準備好一個—— 可以安心做夢的國家? 可以尊重彼此語言的聯邦? 可以擁抱詩與錯誤的城市? 可以讓人戀愛、發呆、哭泣的制度? 可以承認過去錯誤,卻不再活在仇恨裡的文明? 我們是否有勇氣說: 「我們不要變成另一個統治者,我們要變成一個讓人可以好好活的世界創造者。」 如果那個未來真的來臨,我們能不能給這個古老的土地一個新的名字? 不是中華帝國的延續,也不是被西方模仿的影子, 而是一個自由中國,一個東方文明的新原型, 一個真正讓亞洲與世界都願意靠近、理解、生活其中的——夢想大地。 我寫這篇文章,不是因為我準備好所有答案, 而是因為我希望: 當那一刻真的來臨時,我們已經有人開始準備了。
我很肯定我不能入境中國。當然這是因為我敢於批評中國政府。但我毫無後悔,因為我自從出生的時候就具有自由。因此,我認為捍衛自由是我的責任,但這種責任有代價。來自中國的朋友一旦發現我被限制入境通常會表達遺憾,但我會告訴他們:我很期待哪天我可以回去。因為中國將會自由,而我迫不及待回去看我在那裡的所有朋友。 如果你對於這樣的說法感到難以置信,我會理解。畢竟今天的中國政府體制性地剝奪人們最基礎的權利,通常對他們進行各種各樣的折磨。這個體系也經常把自己說成是一種悠久又穩定的存在。因此,有很多人覺得這個國家的政府永遠不會改變。可笑的是,營造這種錯覺才是中國政府唯一做得比較好的工作。 但是不論是國家,公司,甚至個人層面,大家平常一直看起來很強,一直等到某天就不是了。中文有一個成語叫「外強中乾」。因為極權體制本身不得人心,所以這種體制必然不會穩定。10年前我曾告訴別人,你別相信新聞媒體的報導,中國所謂的上升很快就不見了,因為雖然中國有資源也有才華變成這個世界最厲害的超級大國,但是中國政府不會敢繼續採取這種改革,因為那就表示他們要放棄自己政權的一部分。我10年前說中國經濟快要開始衰退的時候沒有人相信。現在不太有人否定。 有一種技術可以訓練狗狗不要跑出花園。將系統安裝在花園的邊緣以後,如果狗狗試圖走出,他會被電擊。因此他會很快學到如何避開這個地方,把自己關在花園裡。就算這些設備被拆走,他依然不會敢試圖走出。中國政府就這樣訓練了中國人。 我在這裡也寫過一些比較鋒利的內容批評中國人,我也會繼續這樣做。雖然我覺得有一些值得批評的地方,但中國人也是人,也應有尊嚴。他們也應有我們每個人先天的權利,包括言論自由。除非中國人出生在自由的環境裡,不然他們根本沒有機會成為最好的自己,因此這些批評也多多少少是帶點不公平的。 中國人很勤勞,雖然他們通常在表達愛的時候有點笨拙,但他們很珍惜自己的親人。中國人也很實際,不會執著於意識形態。但最重要的是,中國人超級有彈性。這點很難否定的吧。因為這些,我認為中國人配得上自由。 我認為極權主義是歷史上早就應該廢除的制度,這個地球的所有人都該像我一樣享受自由。雖然我被限制入境今天的中國,但那是因為我敢於想像明天的自由中國。而敢於這樣想像的人也不只我一個,必然會有越來越多人。我認為這種越來越大的欲望表示在不久以後,中國將會自由的。等到那天,我很期待去你那裡,跟你們一起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