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中国月嫂
关注
威廉 我们好好谈谈
1天前
有件事,我不吐不快。先亮明观点:在国外,中国月嫂这种角色,真的该被取缔。 事情经过很简单: 一个朋友的从国内带来的太太刚生完第一胎,剖宫产。到了满月,要去做最后一次产后复查。 结果他那天有事,拜托我陪他太太去,顺便帮忙翻译。 结果没想到,我这趟“帮忙”,成了噩梦。 出门一看,阵仗比看总统还大——产妇、她妈、月嫂、怀里的小婴儿,全都跟着。 我心想,这就是个复查,真用不着兴师动众吧? 到了医院,医生一脸困惑地问我: “怎么来了这么多人?” 我只好解释:“一个是产妇母亲,一个是月嫂。” 医生愣了几秒,点点头,露出一种“行吧,文化差异”的表情。 检查很顺利,医生说产妇恢复得很好,一切正常。 接着产妇问了个问题: “医生,小孩的疫苗记录要怎么办?” 医生答得很直接:“我只管产妇,小孩请找家庭医生。” 结果,这句话仿佛点燃了团体震惊: 产妇、她妈、月嫂,全都一脸错愕。 连珠炮似的追问:“不是一块儿看的吗?怎么不管小孩?打疫苗不都是你们医院管?” 我在旁边手忙脚乱地解释:“这是妇产科,不是儿科。小孩归家庭医生。” 但她们完全无法理解,尤其是那位月嫂,还很气愤地来一句: “这医生怎么啥都不管?” 我真是想钻地缝。 我努力微笑着翻译,尽量圆场,背后全是冷汗。 国外医院讲究分工,她们却坚持要用“国内经验”去套。 一个不会英语、连妇产科和儿科都分不清楚的“月嫂”, 居然还要“求证”外国医生的说法对不对。 更离谱的是产妇本人。对身材极度重视。 她怀孕时一直健身到产前一周,产后坚持不母乳喂养,直接喂奶粉。 医生看着她那副精致装扮、全程无代谢意愿的状态, 给了好几个我都看懂的“隐形白眼”。 检查结束,医生很专业地说: “再两个星期,你想干嘛都可以了。健身、跑步、游泳,都没问题。” 结果产妇居然回道: “可我月嫂说,剖宫产割断了韧带,要静养一年才能运动。” 当场我脑子“嗡”的一声。 我不是医生,也知道剖宫产割的是子宫壁,不是什么“韧带”。 真不知道这种想象力从哪来的。 更无语的是,月嫂一路在医院各种“加戏”。 中午十二点半,孩子睡得好好的, 她非要抱起来喂奶,还坚持要在医生诊室里喂。 喂完拍嗝,磨磨蹭蹭才离开。 护士来了好几次,都不好意思赶人。 我全程干笑,汗从后颈直往下流。 那一刻我心想: 既然人都到了国外, 为什么医生的话听不进去, 偏要问一个英语不会、证照全无、连医学常识都缺乏的“农村月嫂”? 到底谁是专业的?谁才该主导产后恢复? 这趟经历,彻底刷新了我的认知。 作为两个孩子的父亲,我只能说: “我见过不靠谱的,但没见过这么集体加戏的。” 所以我真心觉得: 在国外,这种中国农村背景、没有认证、靠经验乱指导的月嫂, 真的该取缔。 不是歧视出身,而是不能拿老一辈土法当科学, 更不能把“热心”当“专业”。 找个有资质的育婴师、产后Doula,都比她强一百倍。 祝我那位朋友好运吧。 他接下来要面对的,可能不仅是育儿挑战, 还得如何面对产妇,丈母娘,还有这位月嫂。 我觉得还是取缔了吧。 Jesus.
#中国月嫂
#文化冲突
#产后护理误区
#专业性缺失
#国外医疗体验差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