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高层

2周前
今天看了万润南先生的采访,才知道还有这件事情。当年在六四事件之后,朱镕基主政上海期间,从快从严枪决三名“六四暴徒”,作为给邓小平的投名状。只用了九天时间,没有给这这些人上诉的机会,这些人没有杀人,罪不至此。这让我对朱镕基有了新的看法。我觉得我作为一个普通人对中共高层的理解一直没错,在共产党这个体制下,每一个上位的人,每一个出现在新闻联播镜头里的人,他的背后都是皑皑白骨,血债累累。 历史终将审判这些罪人!⚖️ 六四英魂永远活在中国人的心中。🕯️ After watching Mr. Wan Runnan’s interview today, I learned something I hadn’t known before. After the Tiananmen Square Massacre, during Zhu Rongji’s tenure as the top official in Shanghai, he ordered the swift and harsh execution of three so-called “Tiananmen rioters” within just nine days—without giving them any chance to appeal. These people hadn’t even killed anyone; their crimes didn’t warrant such a punishment. This was done as a political offering to Deng Xiaoping. This revelation has completely changed how I view Zhu Rongji. As an ordinary person, I now feel that my understanding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s leadership was never wrong: in this system, every person who climbs to the top, every figure shown on state TV, is standing atop piles of white bones, with blood on their hands. History will ultimately judge these criminals!⚖️ The spirits of the Tiananmen martyrs will forever live on in the hearts of the Chinese people.🕯️ #八九六四 #万润南 #朱镕基 #邓小平
1个月前
应对学潮,邓要杀人,赵反对杀人 以八十年代中国的强人政治模式而言,在中共权力结构中,其高层运作也可以归纳为邓小平和赵紫阳二人的互动,前者作为"垂帘听政者",后者作为前台操作者,其他人物都是次要的,二人互动失败,结局便是屠杀。 4月22日胡耀邦追悼会这一天,成为邓赵关系的分水岭。赵紫阳 为了礼遇胡耀邦,也顺应民意,决定葬礼隆重、冠以"马克思主义者"评价、允许群众自发悼念等,这些都触怒了邓小平。从这天开始,邓小平对赵紫阳的信任不复存在。鲍彤说:"我认为杀心从这个时候起的,决心是那个时候下的。后边的那些事情,只不过是邓小平继续观察或者说在稳定赵紫阳的情绪而已,后面的事情无非是这么一些事情。"由此,因悼胡规格酿成邓赵决裂,也成为"六四"事件的起因,这个关键细节,从前无人梳理过,也非常生动地凸显了在"新权威主义"模式下,党魁个人意志、好恶,便可轻易塑造历史。 为何触怒邓?两点:拂逆皇心,挑战最高权威。邓之不满有两点:第一,胡耀邦是邓小平亲自下令拿掉的,礼遇胡耀邦,就是质疑邓小平,这是他绝对不能接受的,邓认为赵紫阳和学运都是想为胡耀邦翻案;第二,在邓小平看来,学潮呼吁政治改革、要求民主,这是冲着共产党在中国的绝对领导来的,而赵紫阳在这个问题上立场暧昧,甚至同情学生的诉求,这也是他不能原谅的。这又是对"新权威主义"模式的一个生动注脚。 ---苏暁康:一个怪胎酿成了屠杀 三十年后威胁人类
1个月前
🔥元老布大局?习负隅顽抗,恐身家性命难保? 据时平人晓说家爆料,中共大局已基本确定,军队控制权现由张又侠和胡锦涛掌握。习近平负隅顽抗,极力不配合,因其深知下台后身家性命难保。晓说家指出,习近平在重大决策上已无实权! 例如,近日胡春华被安排前往越南驻中国领馆吊唁前越南主席陈德良,暗示接班程序已启动。若汪洋复出消息正式官宣,将进一步确认这一趋势。 5月24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出访印尼和马来西亚。江峰分析,此行凸显习近平权力系统的削弱。新闻稿称李强乘坐“包机”而非“专机”,且仅以“国务院总理”身份出现,而非“党和国家领导人之一”。这表明李强从“秘书型总理”转为“过渡型外交联系人”,其背后授权正被悄然抽空。 元老掌控人事权,习近平人马被替换 江峰透露,近期中共发布多起省部级人事任命,显示非同寻常的布局。在四中全会日期未定之际,中共中央和各省自治区已提前启动人事调整,习近平人马被逐步替换,显示元老已掌控人事权。 例如,天津市委副书记一职由刘桂平接任,原副书记陈福宽被免。刘桂平由中组部直接提拔,而非地方推荐,表明习近平未参与决策。天津作为陈敏尔的地盘,其金融命脉现由刘桂平掌控,或为拿下陈敏尔的第一步。 此外,湖南省纪委书记由魏建锋接任,原书记王双全被免。魏建锋并非习近平人马,而纪委握有“动人整人”大权。云南政法系统也有变动,胡大鹏火速升任省委常委,显示中央直接插手政法口。江峰指出,这些“刀把子”职位对维持四中全会后新秩序至关重要。 山西省长一职也发生更替,金融系统出身的葛海蛟接替被查的金湘军。江峰认为,这些人事变动表明习近平已失去人事主导权,元老们已部署全面梯队,只待四中全会最终定局。 分析:习近平处境艰难 晓说家分析,习近平试图通过非法连任和政变维持权力,但无法辩驳其合法性,其自我辩护也刻意回避这一点。当前,元老通过人事调整逐步削弱习近平的控制力,军队、纪委、政法等关键领域均被重新布局。天津、湖南、云南、山西等地的人事变动,显示元老正为四中全会后的新格局铺路。 来源:阿波罗网方寻报道
有人会说:对邓小平、李鹏和中共高层来说,党的章程和合法决 策程序有那么重要吗?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在乎党的章程和合法决策程序?这是很好的问题。我们还可以进一步追问:发现这一被尘封或空白了的真相,对于研究 1989 年天安门民主运动和军事镇压有什么 重要的意义呢? 应该感谢李鹏的是,他的这本书,对于回答这些问题,也提供了很有价值的材料。根据本书,1989 年 5 月 19 日上午,邓小平宣布, 江泽民当总书记。从这到 6 月 24 日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正式“选举” 江泽民为总书记,其间有一个月零五天的时间;从 6 月 1 日邓小平当面告诉江泽民要他担任总书记算起,这之后也还隔了二十多天的时间“正式”就任。李鹏记叙说(本书“5 月 31 日”一节),这是因为江泽民提出,“要合乎党章规定,由中央委员会选举产生他任总书 记。”本书第五章开头(“6 月 15 日”一节),李鹏更明确强调:“江泽民同志多次向我表示,他绝不能接受 1987 年初通过批胡耀邦同志、 让赵紫阳上台的那种做法,总书记上台、下台都没有按照党章规定, 由中央委员会免职和产生。”有意思的是,包括邓小平和李鹏在内,当时的最高层领导人没有人反驳或者批评江泽民这个说法,反而同意了江的要求,直到十三届四中全会才宣布江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这说明,这个问题一经挑破,他们都是很明白的:迫使胡耀邦 1987 年 1 月下台是违反党章的。根据赵紫阳回忆,1989 年 6 月 2 日,王任重、丁关根作为赵紫阳专案审查小组的负责人第一次与赵谈话,就透露说,邓小平对这两位说了:上次处理耀邦的问题,国内外有些议论,这次处理赵的问题,要合乎手续。 邓这个话说得虽然轻描淡写,但是对一贯举重若轻的邓来说,仅仅有这个话,我们已经不难看出,非法逼迫胡耀邦下台的程序问题,是邓小平和其他中共政治老人的一块心病。党的章程是党内的宪法,不合党章就是最大的不合法。1989 年 4 月 15 日胡耀邦去世,北京的大学生自发悼念胡耀邦的活动兴起, 事实上一下捅破了那种导致胡耀邦下台的权力架构和决策机制是不合法的这样一个真相。我们现在已经了解到 4 月 23 日晚上的秘密和官方极力掩盖这一秘密的作为,这就不难明白,为什么邓小平等中共老人在学潮一开始就对学潮高度反感、极度惊恐:他们认为,悼念胡 耀邦,就是抗议他们的不合法作为;要求为胡耀邦平反,就是挑战他 们的不合法权力。 吴国光《走向共产党之后的中国》(政治权利、宪章制度与历史悲剧:《李鹏六四日记》导言)(2010/05)
5个月前
严慰冰信案 此案1966年初震动中共高层。1960~1966年1月,中共领导人及林彪一家,不时接到匿名信,揭发叶群历史与生活问题,如婚前风流绯闻、生活上资产阶级倾向、冷遇林彪前妻孩子……,前后五十余封,90%写给叶群,其中一封最恶毒的寄给上海市长曹荻秋转林彪,内容为一首“1~10”打油诗: 搂了一个 骚婆子,生了两个兔崽子;封官晋爵升三级,终年四季怕光照;五官不正双眉倒,六神无主乱当朝;七孔生烟抽鸦片,拔(八)光了头上毛;机关算尽九头鸟(林彪为鄂人),十殿阎罗把魂招。 署名:基督山。 1966年5月中共政治局扩大会议,林彪特意宣读医生证明:叶群与自己结婚前是处女。会上,陆定一说自己不知情,林彪拍桌质问:“你们两口子天天在床上,能不知道吗?”[③] 几十封匿名信有些还用明信片,等于“公开信”了。林彪一家长年不安。邱会作: 严慰冰在匿名信中谩骂叶群,给叶群造谣,总之,信的内容恶毒下流。 匿名信作者严慰冰(1918~1986),在延安就看不惯叶群一些做派,加上陆定一在延安追求过叶群。1960年代初大饥饿,中共领导人伙食标准减为每月三斤肉、十余公斤粮食,叶群还在用牛奶洗脸。随着林彪职务步步高升,叶群的级别也跳跃式攀升,当上林办主任。严慰冰不服气,开始写匿名信方式揭发叶群,一封封投送高层领导人的同时,必投林家,每次弄得林家阵阵惊悸,林、叶恨得直咬牙。但苦于当年破案能力低下,一直找不到作案人。公安部长罗瑞卿只能一次次向林总示歉。 信案破获,竟是严慰冰“自投罗网”。1966年初,严慰冰上王府井购物,钱包被偷,她找到商楼经理,对方得知中宣部长陆定一夫人,便告诉他对面98号设有一家专门为出国人员和首长家属服务的内部门巿部,她可上那儿购物。严慰冰一进98号,迎面与人撞一满怀,踩了对方的脚,那人尖嗓嚷起来:“你没有长眼睛吗?”严慰冰回了一句:“我没看见”,刚想道歉,一看是叶群!叶群摆出贵夫人派头,说了很多盛气凌人的话,严慰冰忍不住回敬:“你有什么了不起?!谁不知道谁!” 严慰冰一气之下找到总政领导,反映叶群仗势欺人的言行。这位领导乃江西人,严慰冰讲上海方言,这位领导都听不懂,要她写下经过。事后,这位领导拿着去找林彪。林彪一看,字迹眼熟,马上想到匿名信。经公安部笔迹查对,判定匿名信作者为严慰冰,以“现反”逮捕,株连陆定一,理所当然怀疑陆为“黑后台”。陆定一为包庇老婆,逼迫中央保健局长史书翰给严慰冰出具精神病伪证,史书翰为此含冤而死。 ---周恩来杯掷陆定一——严慰冰信案 作者: 裴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