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uckenmiller

RamenPanda
5小时前
错误的投资:非要在最底部买入。买不到就不买 正确的投资:你并不需要在相对低位买入。一个大趋势到来,你只要中途上车,并且不要过早下车,就能赚钱发财 **KERNEN**:你对AI的兴奋,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你担心它需要巨额投资,而且目前完全没有“储蓄”——我们得去构建护城河,战争已经打响。而且你——你很早就参与AI。你之前在Nvidia上就踩了刹车,对吧? **DRUCKENMILLER**:嗯,首先,我并不是很早就看上Nvidia。我的年轻合伙人很早就看上了Nvidia。2022年秋天他打电话给我,说他觉得大家对区块链的狂热会被AI彻底盖过。我让他自己去想怎么玩这个想法,结果他告诉我一个月后,我应该去买这家叫Nvidia的公司。我当时甚至不知道它在拼写上怎么写(ChatGPT后来才让我明白那是什么)。于是我大幅加仓了。我在6月接受采访时说,我原本预计Nvidia两到三年能从150美元涨到300美元趋势线,我从来没见过潜力比互联网还大的东西。但当股价两个月就从150冲到900,我可不是Warren Buffett,我不会死守10年或20年的东西。我在3月就全部清了——我们跑得非常漂亮。很多我们当时看到的东西,现在已经被市场普遍认可了。 至于Powell(美联储)——我们之前预计他会再次大幅转向,我们也确实做多了长期美债,但没有,我们公布了AI愿景之后就全平了。而且,老实说,如果我们在1999年聊互联网,或者聊任何人在聊的东西,我不觉得有人会预见到它能变成今天这样。20年我们都没想到电话、Uber。我们没买Facebook、亚马逊、谷歌。却在99年买了Nasdaq,跌了80%才让我们彻底清醒。那不是靠“去赌大趋势”能赚到钱的。但它确实有节奏——AI也会按节奏逐步到来。 短期看,现在市场可能有点过热,但长期看,我觉得是严重被低估的。真正的“大回报”可能还要四到五年后。所以现在可能有点过热,但长期绝对被低估。 ### 核心总结(3句话) 1. Druckenmiller 承认自己并非最早看多Nvidia的人,而是被年轻合伙人2022年秋天说服,重仓后在2024年3月从150美元涨到900美元时高位清仓,完美兑现利润。 2. 他认为AI的长期潜力远超互联网,但短期(当前)市场明显过热,类似于1999年互联网泡沫时的狂热。 3. 与1999年不同的是,他相信AI的实质性“大回报”会逐步兑现,只是主力爆发期可能还要4-5年,因此现在情绪过热、长期却严重被低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