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132小组
关注
朱韵和
7小时前
香烟特供——“132小组” 由于原料缺乏,甲级卷烟在1960年也被列入特需供应范围,首先保证外事和国家重大活动用烟,其次是供应高级领导干部和高级知识分子。 范国荣,当年什邡烟厂的制烟工人。1964年秋,他收到所在什邡烟厂的书记的通知,“到成都去完成政治任务。”入选的成员一共四人,都是政治合 格、技术过硬、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去了成都之后,他们才知道是要给贺龙造烟。 忙完了,四名师傅回到什邡。不久,党委书记又通知他们:毛主席平常抽的是纸烟,现在犯了咳嗽病,所以改抽雪茄。现在,咱们厂开始给毛主席制作雪茄。 接到任务之后,什邡烟厂共研制出35个雪茄配方,在样品试制成功之后送交北京。其中的1、2、13、33号成为选定产品,毛主席选定的是2号烟,属于味道较淡、食指般粗的中号雪茄。 毛泽东抽的2号雪茄烟。 1971 年“九一三”事件后,为了确保毛主席的抽烟安全,供烟生产组从什邡迁往北京。由于给部分领导供应的是13号烟,给毛主席供应的是2号烟,生产组被称为 “132小组”。小组设在南长街80号,墙上拉着电网,门口有士兵站岗,对面就是门牌号为81号的中南海。“132”的工作由中央办公厅直接领导,生产原料依旧由什邡提供。 给中央领导造烟,安全最重要。范国荣老人回忆,“当时我自己生产烟的那个小屋,安全措施非常到位,周围拉着钢丝网,进屋以后,特制的烟放在一个上锁的大铁柜子里,铁柜子里还有一个上锁的小柜子。逢年过节要放假的时候,门窗上都要上封条。” 1976年9月,毛主席去世,“132”在年底宣布停止生产,范国荣等人转成北京烟厂的职工,特供烟的生产交由北京烟厂负责。 ---“特供”——从延安到中南海
#特供香烟
#132小组
#毛泽东
#政治任务
#安全生产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