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2》影评:一年360顿饺子
美女作者无比期待大家的反馈,请踊跃留言!
春节档的影院跟赶集似的,人挤人,爆米花味儿混着手机屏幕的光,活脱脱一出过年喜剧。《哪吒之魔童闹海》(姑且叫它《哪吒2》吧)上映了,票房噌噌往上窜,据说破百亿,成了国漫界的“顶流”。我夹在人群里看完这场饺子导演的第二场“闹海”,感觉像吞了个冷冻饺子——皮厚馅凉,嚼半天也没尝出滋味。
特效是下了狠手,满屏龙鳞闪得人眼瞎,东海龙王敖光一出场,观众齐刷刷吸气,像怕被这老龙一口吞了。锁妖阵里,海妖拖着铁链翻腾,水花溅得我怀疑是不是影院漏水了。饺子说他们五年磨这把剑,每帧都“死磕”。我看是死磕钱包吧,显卡估计烧了一仓库,砸出来的效果倒像在炫技:瞧瞧,我们多有钱!可这满屏的光影轰炸,看得我头晕,恨不得喊一句:能不能留点白给我喘口气?
剧情比第一部热闹,也比第一部乱七八糟。哪吒还是那个哪吒,顶着魔童的名头四处惹祸,这次拖家带口,申公豹、石矶娘娘全来了。石矶黑化时那夹子音喊得我起鸡皮疙瘩—“谁是方圆十里最美的女人?”我心说,这不白雪公主串场美人鱼吗?敖丙还是俊得像烫了个韩式卷发,可惜俊不过三秒,就被塞进一堆群戏里当背景板。李靖和殷夫人照旧煽情,眼泪挤了半天没掉下来,大概是因为这回哪吒不孤独了,带着一帮兄弟“开海”,热闹得像菜市场开张,偏偏没个主心骨。故事塞得太满,像一锅饺子下了太多馅,汤都溢出来,喝下去烫嘴又没味。
饺子——不是电影,是导演——大概是饺子界的劳模,一年360顿饺子咽下去,非得把这道菜整出花儿来不可。他把《封神演义》里的哪吒拎出来,剁吧剁吧塞进现代动画的皮儿里,煮一煮端上来,热气是有了,就是馅儿没调匀。网上有人喊“国漫崛起”,有人嘀咕“工业流水线”,我看后者更贴切。特效是堆出来了,剧本却像个半成品,角色多得跟群演似的,情节快得像赶着投胎。申公豹那句“人心中的成见是座大山”,听着耳熟,细琢磨才发现,这不就是饺子给自己找台阶下吗?成见是大山,票房也是,谁管你剧情散不散?
历史感是饺子甩不掉的包袱。小时候看1979年的《哪吒闹海》,哪吒剔骨还父,我哭得稀里哗啦。如今《哪吒2》,他还是那个小魔头,却硬要装现代叛逆少年的范儿。饺子说要让哪吒“踏出一条自己的路”,这话听着豪迈,可我瞧着,他这条路踩得尘土飞扬,脚印却浅得猫都懒得踩。拿去跟《功夫熊猫》比比,角色口型硬得像没上油,表情愣得像刚睡醒,偏偏还得端着“国漫希望”的架子。心血是花了,可这饺子包得太急,皮厚得咬不动,馅儿散得像沙子。
走出影院,我路过个饺子摊,老板娘问:“吃点啥?”我说:“随便吧。”嚼着那热乎乎的水饺,我想,饺子这东西,吃多了就腻,一年360顿,大概只有饺子本人能咽得下。《哪吒2》呢?热气腾腾端上来,吃完撑得慌,偏偏没啥回味。国漫这条路不好走,饺子硬着头皮趟了一回,热闹是有了,可这锅饺子,皮儿太厚,馅儿太散,汤汁还溢了一地。下回再端上来,能不能别光顾着赶工,把滋味调一调,别再让我嚼得满嘴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