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0

阿司匹林3分钱引发医药质量风暴,专家质疑集采药效不佳

近期,国家医保局组织的第十轮药品集中采购中,阿司匹林以每片仅3分钱的价格中标,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质疑。多名医学专家及政协委员指出,集采药品在疗效和质量方面存在严重问题,甚至出现“血压不降、麻药不睡”等现象,导致患者和医生对集采药产生不信任。国家医保局对此表示,将尊重市场竞争的结果,并强调药品价格虚高是腐败的根源。后续,医保局将赴上海听取医务人员的反馈,调查集采药品的质量风险问题,显示出该事件的严重性和复杂性。

14:025月10日,北京。男子发视频称,家人病毒性感冒,医院一口气给开了700多元的药,除了一盒阿奇霉素外,其余全都是中成药,男子查询后还发现多数药的价格比电商平台贵好几倍。
李老师不是你老师
21:22博主“章云苏”:集采药接二连三暴雷。近日四川海梦智森以0.22元/支“骨折价”中标第十批集采的间苯三酚注射液,因质量问题被取消资格。并且海梦智森中标后,还委托另一家药企——四川太极制药生产,本身中标价格就已经白菜价了,自己再截留一笔,转给其他药企生产,层层转包下,不出豆腐渣才怪。 今年正月以来,官方公布的至少已有10余家药企出现质量问题,并且其中不乏集采药。但我们根本不知道政府召回了多少不合格的药品,有人因此获得赔偿吗?这些丧尽天良的药商有人坐牢吗?我们是不是对这些草芥人命的药商太宽容了?为啥总对药商网开一面?患者的健康容不得半点“成本价”的算计。
李老师不是你老师
09:00中國在去年底藥品採購中只用國產 #仿製藥 ,而跨國企業的進口原研藥被迫出醫保清單。早前不斷有醫生直揭國產仿製藥藥效問題,但中國醫保局、藥監部門仍力撐國產仿製藥。業內人士指,面對專業人士和消費者的質疑,官方的否認反而是反向證明。 ➡️
RFA 自由亞洲粵語
17:552月9日,医保药监回应血压不降,麻药不睡:总的来看,此次关于血压不降、麻药不睡、泻药不泻的说法,多来自他人转述和主观感受。 瑞金医院以及其他几家医院未收到临床一线关于泻药不泻的相关反馈。 从认为集采仿制药药效不佳的患者中选取个案来证明仿制药疗效不佳,都是不准确不科学的。
李老师不是你老师
15:55医保药监部门回应血压不降麻药不睡 记者从国家医保局获悉,今年1月,有专家认为某些集采药品可能存在“血压不降、麻药不睡、泻药不泻”质量风险,有关部门派员调研了解情况。日前,参与调研的医保、药监部门接受了记者采访。
背包健客
18:31【 #3分钱一片的药能吃吗 ?药企负责人:已经低于合理的工业成本】阿司匹林肠溶片每片3.4分、叶酸每片3分、氯化钾注射液每支0.16元.……日前结束的第十批国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中,多个中选药品因价格过低引发热议。随后密接召开的地方两会期间,集采药品质量和疗效问题受到多地代表委员的高度关注。此次关于集采的争议集中在:3.4分一片的药能吃吗?药企能否覆盖成本?药品集采将走向何方?第十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的某药企相关负责人崔统勋(化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国家医保局公布的集采中选结果显示,阿司匹林肠溶片中选价格在3.4分/片—4.8分/片,其中最低价格是3.4分/片,这个价格是非理性的,已经低于合理的工业成本。“我们核算过,阿司匹林肠溶片实际成本约4.5分/片,低于这个价格就是不赚钱或赔钱的。”他进一步表示,阿司匹林肠溶药片的直接成本是原料加辅料,原料都来自同一间药企,再加上肠溶的辅料,单片药的原辅料成本要超过7厘。算上人工、水电气、检验、铝膜压片、盒子、箱子等成本,平摊到每一片药上去,即使不同企业之间有差异,也不会偏离4.5分/片太多。如此低价的药品,是否能保证相应的质量和治疗效果?3.4分钱一片的药能吃吗?崔统勋称,他相信国家药监部门的监管力度。药品是特殊商品,谁也不敢随便改变已经获批的生产工艺。制造伪劣药的违法成本很高,只要是药厂,既然报出了这个价钱,即使企业亏损,就也不敢弄虚作假。即使是集采中选后,国家药监局也会对中选产品进行“飞检”,过程不会向省局和药厂打招呼,是突击检查。低价中选的企业很难偷工减料,大概率只能“哑巴吃黄连”。他还表示,做创新药的药企,都需要资本、人才、技术积累的过程。如果药价低到企业没有利润,就难以保证正常的生产经营,更不会有资金去做研发投入、人才引进、技术升级。这一定程度上能让医疗企业更集中化,但总体来讲,长期“压价过狠”可能会阻碍中国仿制药的发展。更多详情请查看原文>> :sys_link: 网页链接 https://3g.k.sohu.com/t/n858782018?serialId=6e7c4930917f8a03e0b4d889f51b170a&showType=news :icon_weibo: https://weibo.com/5890672121/PbmRDf8F5#搜狐新闻
搜狐新闻(镜像)
13:252025年上海两会期间,多名政协委员联名提案,担忧集采药药效不稳定。
小径残雪
18:30【集采药质量之争背后:业内人士称上游压价越厉害 下游监管部门压力就越大】 #医保局牵头调查某些集采药质量风险问题 上海市两会期间,有政协委员、医学专家反映某些集采药品可能存在质量风险等问题。与民间反映不同的是,国家医保局以自己组织医疗机构开展的真实世界研究结论为据,曾表示科学证据显示集采中选仿制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与原研药相当。同时,药监部门的反馈是,集采药品检查质量合格。但上述真实世界研究并不能让所有医生信服。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内科学、严谨的相关研究还十分匮乏。实际上,这一系列真实世界研究受到了很多质疑,如样本小、指标选取有问题等,也存在干扰因素不能完全排除等固有缺陷。而且,这些研究基本没有发表在顶级刊物,多数发表在国家医保局主管的《中国医疗保险》杂志上。目前仿制药的一致性评价并不让人信任,只有随机对照试验能令人信服。“但是,真正的临床研究很费钱,花精力,是个庞大的事情,我们暂时还做不到。”西部一家三甲医院的药剂科主任房先生说。房先生称,虽然医生对集采药物有上报渠道,但国家建立的只有不良反应的报告系统,药效没有系统的反映渠道。“大家都反映,能是个例?但医保局要具体到哪个患者,具体什么情况,医生肯定记录不了那么多。”房先生说。上海某重点医院医生钱先生认为,集采有其好处,问题并不是集采本身的问题,主要是一致性评价是否严格的问题,以及有没有人利用不合理低价的策略进行不正当的竞争。“我理解医保部门的想法,既然你都是过了一致性评价的,我当然采购更便宜的药物了。但药监部门应该看一下这个药品的费用是不是低得离谱,是不是低到整个药厂没有办法进行很好的质控。”事实上,医保部门一直有声音认为,在集采药品质量上,自己承担了本该药监部门承担的“炮火”。一位接近国家药监局人士苏昀(化名)表达了个人看法:医保部门通过集中带量采购挤压价格水分是好事,但是目前各方包括公众都认为如此低价已偏离合理区间,不符合市场规律,一个突出证据就是原研药企业用脚投票。“上游压价越厉害,下游监管部门压力就越大。”为什么药监部门检查结果与民间印象不一致?据悉,药监系统已经取消以前的垂直管理方式,目前药品生产检查进行属地管理,由省药监部门组织对属地药品生产的监督和检查。这就产生了“地方保护”的空间,苏昀也认为这是需要解决的问题。更多详情请查看原文>> :sys_link: 网页链接 https://3g.k.sohu.com/t/n857989653?serialId=d91fc07b0ea64b1affe54ee17bb31242&showType=news :icon_weibo: https://weibo.com/5890672121/PaUqSmC54#搜狐新闻
搜狐新闻(镜像)
23:11“血压不降、麻醉不睡、泻药不泻”,瑞金医院副院长郑民华等 20 位委员,共同提交了一份“关于在药品集采背景下如何能够用到疗效好的药物”的提案。
小径残雪
15:451.上海政协委员这一“炮”,直接轰出药品质量的惊天隐患,国家医保局都火速介入!1月17日,国家医保局给上海医保局发的那封函,措辞那叫一个犀利,瞬间在整个医疗圈激起千层浪。 这事的主角。是上海市政协常委、瑞金医院的郑民华教授。他反映的情况触目惊心:上海药品集采的药,质量相当不稳定。抗生素能
谷风
12:58“麻药不睡、血压不降、泻药不泻”,中国两大一线城市上海和北京多名医学专家公开质疑官方集中采购的药物质量不稳定,将进口原研药(原创性新药)和中国仿制药的疗效争议再次推上风口浪尖。
联合早报 Lianhe Zaobao
10:37上海两会期间,来自上海多家三甲医院的20名政协委员联名提案,直言集采药药效不稳定的情况。 1月20日报道,国家医保局明天赶赴上海当面听取医生关于集采药效反馈。 网友表示:“国家医保局在实施集采前竟然没有对药物疗效做过任何调研及确认?” “希望不是来兴师问罪的”
李老师不是你老师
09:31【血压不降、麻醉不睡、泻药不泻?政协委员关注集采药疗效】 #医保局回应政协委员关注集采药疗效 据东方网报道,近日,网络热议第十轮仿制药集采引发热议,在临床实践中药品质量参差不齐,药效不稳定,抗生素过敏、血压不降、麻药不睡等现象仍有出现。今年的上海两会上,上海市政协常委、瑞金医院普外科主任郑民华等20位上海市政协委员,共同提交了一份《关于在药品集采背景下如何能够用到疗效好的药物》的提案。“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发现有些某些集采药的药效不稳定,特别是在高血压、糖尿病药物,内镜检查肠道准备的泻药,麻醉药等,在临床使用中经常有反映药效不佳的情况,有些往往加大药量也不起效,面对如此情况医生很无奈,因为没有选择权,向上反映也没渠道,病人在会经常由于更换药物,而发生疗效不佳的情况,有时甚至危及生命。”提案写道。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朝阳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卢长林今年提交的关于优化药品集采的提案中提到,虽然缺乏临床试验支撑,但医生普遍反映,与进口药或原研药相比,集采药疗效欠佳。如,使用相同剂量的降压药,进口药可将血压控制稳定;而使用集采药,患者血压难以控制至正常水平或波动较大。民革上海市委今年向上海政协提交了《关于药品集中采购背景下,保障患者用药安全与连续性的提案》。这份提案指出,当前集采存在的问题之一是药品疗效、药品质量与患者信任需提升。尽管一致性认证是权威严格的认证体系,但对集采不同厂商的相同药品名,有用药患者反映其药效存在差异。对此,国家医保局17日向上海医保局正式发函,请上海医保局联系提出提案的政协委员,代表国家医保局致谢并认真听取专家意见,有效回应社会监督。“欢迎广大医务人员当好药品价格和质量问题的吹哨人。”国家医保局表示。 :sys_link: 网页链接 https://3g.k.sohu.com/t/n856873570?serialId=02212873a01df8df24a3329c57f4df9e&showType=news 国家医保局20日表示,近日,上海市“两会”期间,有政协委员、医学专家反映某些集采药品可能存在质量风险等问题,国家医保局高度重视。决定1月21日,国家医保局负责同志带队,联合卫生健康、工业信息化、药品监管部门,赴上海当面听取相关委员、专家关于药品集采政策及中选产品质量保障的意见建议,并重点收集有临床数据支撑、有统计学差异的质量和药效问题线索。更多详细内容请查看原文>> :sys_link: 网页链接 https://3g.k.sohu.com/t/n856961327?serialId=349582b2d3733e9faab3bc9cbac7dab7&showType=news :icon_weibo: https://weibo.com/5890672121/PapIfrC08#搜狐新闻
搜狐新闻(镜像)
11:32近日,民革上海市委表示:常有患者反映其集采药品药效存在明显差异,进而加剧患者对集采药品的抵触情绪,降低信任度。 并且药效认证信息缺乏披露,也易导致患者对集采药品质量和疗效的不信任。
李老师不是你老师
02:00上海和北京的多名权威医学专家、政协委员提案,反映国家组织集中采购的药品在质量和疗效方面存在问题。
联合早报 Lianhe Zaobao
00:31瑞金医院普外科主任郑民华:“麻药不睡、血压不降、泻药不泻” 郑民华介绍,自己的父亲长期高血压,以前一直使用原研药,但最近社区医院给他换了一个药,“给我打电话,血压一下子到180,他要我到医院帮他开以前的药。”他自己也长期服用高血压药物络活喜,但换了国产药后一粒降不下来血压,需要两粒,“但它说明书就是一粒。”络活喜通用名为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是辉瑞开发的降压药。
德潤傳媒
13:561月16日,一名西北某市医护人员称,其就职的医院目前不再采购进口药,而去药店买进口药需要医师开具外购处方,但医院有规定,如果医师频繁开具外购处方会被扣分,甚至取消处方权。她表示这是逼人吃没用的集采药。 她还举例国产降压药一天吃三片血压都降不下来,而进口的拜新同一天吃一片效果都很好
李老师不是你老师
13:04北京政协委员、朝阳医院主任医师卢长林,就医保集采提案,直言集采药品存在疗效欠佳、不良反应较大等问题,使得患者和医生不信任集采药。 卢长林在提案中举例称,如果使用相同剂量的新型口服抗凝药,进口药可有效预防患者卒中发生和肺栓塞等;而使用集采药,患者发生卒中、肺栓塞的可能性较大。这使得患者和医生对集采药产生不信任。 此外,卢长林等医生认为,集采药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高于进口药或者原研药,病人换用集采药后,甚至出现过敏反应,说明其药物纯度不够,制作工艺有问题。
李老师不是你老师
15:30【国家医保局:药价虚高的利润进了腐败分子家】“怎么持续通过集采挤出药耗价格虚高水分,既反医药领域腐败,又减群众负担?”在今天举行的国家医保局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针对医药领域反腐败问题向国家医保局提问。对此,国家医保局价格招采司司长丁一磊表示,在媒体播放的医药领域反腐视频,深刻指出了部分药品价格虚高的重要根源。这些涉案人员的现身说法说明了药价虚高既是价格问题,又是腐败问题,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生产同一种药品的企业有若干个,哪个生产企业的药品能进院,进院能卖多少,相当一部分是由代理商在操作。二是虚高药价的大部分由代理商获取,并流向灰色地带,既加重群众负担,又污染了行业生态,而生产企业却没有获得相应收入。三是在代理商眼里,从生产企业拿货的底价和其销售价之间的价差大、适应症万能,才是好药、才好操作,而药的质量好坏反而并不是决定因素。丁一磊表示,集中带量采购就是针对这样的行业现象,挤出药耗价格虚高水分、减轻群众负担、净化流通环境。“当然,也有少数群众本着‘一分价钱一分货’的朴素观点,担心降价后的药品质量。”丁一磊表示,国家集采走过的5个年头已经证明药品质量值得信任。在此,也呼吁大家擦亮眼睛,虚高的价格原来就没有形成企业利润、没有用在质量上、没有用来研发创新药,而是进入了中纪委专题片中腐败分子家中的夹墙里。希望全社会共同形成药价虚高部分坚决挤压的共识和磅礴力量。针对一些医药企业因商业贿赂等行为被各地医保部门给予惩戒等问题,国家医保局价采中心副王小宁表示,医药购销领域回扣、带金销售等行为严重败坏行业风气,导致药品耗材的价格被层层加码,最终转嫁到患者头上,严重损害了群众的切身利益。针对这一情况,国家医保局建立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制度,这个制度根据法院判决或行政处罚认定的药品带金销售和围标串标等案件事实,开展信用评级、分级处置、信用修复等工作,促使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获得合法收益。更多详细内容请查看原文>> :sys_link: 网页链接 https://3g.k.sohu.com/t/n856270929?serialId=028ad0c911606457227dbb92db07e382&showType=news :icon_weibo: https://weibo.com/5890672121/P9ZlsjAB7#搜狐新闻
搜狐新闻(镜像)
15:26瑞金医院普外科主任郑民华:“麻药不睡、血压不降、泻药不泻” 郑民华介绍,自己的父亲长期高血压,以前一直使用原研药,但最近社区医院给他换了一个药,“给我打电话,血压一下子到180,他要我到医院帮他开以前的药。”他自己也长期服用高血压药物络活喜,但换了国产药后一粒降不下来血压,需要两粒,“但它说明书就是一粒。”络活喜通用名为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是辉瑞开发的降压药。
李老师不是你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