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5 19:50:39
善意地提醒大家,尤其是那些在互联网上活跃、甚至渴望拥有一点影响力的朋友:一定要培养一点“心理钝感力”——对别人的嘲讽、怒骂,甚至污蔑与威胁,不妨少在乎一点,甚至不在乎。 一旦你太在意这些声音,就已经不知不觉中落了下风。 别忘了,当你拥有一万、十万,甚至更多粉丝的时候,就像掷骰子次数越多,总会开出几个“骂你的人”一样,那些负面评论、恶意揣测、无端攻击,都是概率学的问题,而非你做错了什么。你站在更高的可见度之下,光就会来,影子也必然相随。 如果你非要一一回应、逐个“击破”,那不仅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还正中了那些挑衅者的下怀——因为他们最想要的,就是你“下场”,在他们的舞台上耗损自我。而你和他们本就不在同一个量级的舞台上,何必降低自己,去和对方拼命呢? 我偶尔会回应网友的评论,但说实话,那些回应并不是写给评论者本人看的,而是给其他正在围观、犹豫、思考的人看的。是对围观者的一种“价值表达”,也是一种清晰立场的公开呈现。 记住一句话: 你不是所有人的菜,不是每一只狗吠了你都要回头。 真正值得你在乎的,是那些愿意倾听、理性讨论、同频共鸣的人。 至于其他的,就让它随风而去吧。 钝感,不是迟钝,是一种成熟的克制,是你在风暴中站稳脚跟的盔甲。
2025-04-15 19:50:39
2025-04-15 08:39:50
2025-04-14 07:30:01
2025-04-13 20:09:10
2025-04-11 16:17:26
2025-04-10 18:2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