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icon

我真的可以用英文跟任何人讨论具体问题和态度异同。无论支持共和党还是反对民主党,支持川普还是不支持,具体支持川普的哪个政策,哪个说法,不支持他的哪个说法,哪个做法。我今天跟我的纽约犹太白律师老头聊了一个小时,他之前支持民主党,后来投票给共和党,也对川普和马斯克很有好感,对中国问题也非常感兴趣。我们经常聊,从来都开诚布公。今天又是互相交换了选举之后在各个具体问题上自己的想法,包括如何定义自己(liberal or conservative) ,在具体每个政策上同意哪个或者不同意哪个总统的做法。和而不同,很尊重对方的态度,也会问对方问题。但这样的交流,我在中文舆论场上,就发现非常难。 讨论问题分不清事实和观点,从不给出具体信息出处。永远都要定义对方,贴标签,同意就all in, 认爹,不许质疑,不许说一个字不好。不同意就破口大骂,逼着表态,否则就继续贴标签,再骂。 说句实话,中文舆论市场的媒体素养、价值认知、沟通的文明度之低,沟通能力之弱,让人筋疲力尽。 当然我也在做大声节目的过程中找到很多用户,很多可以沟通的观众和同道。我相信这个群体的绝对数量不会太少,几十万或者一两百万必须有。但这个人数,在十几亿中文使用者的基本大盘里,属于绝对少数。这就是想做体面内容,想改进内容水平和提升公众认知的内容创作者的苦楚。也因此,显示了做这件事的重要。

0/200

评论 0

暂无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