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11
0 关注者
Bear Liu
5天前
前几天和一位还没找到方向、但很想创业做AI的朋友聊天,谈了不少话题,有几个点我觉得挺值得记录的: * * * 第一:非技术的人,学编程还是找技术合伙人? 我觉得这不是非此即彼的二选一,两件事都要做。 1. 先自己写一个 demo 出来。哪怕是用 vibe coding 拼一拼、糙一点,也能验证思路。可以发给朋友、社媒上看看,有没有人感兴趣,有没有反馈。 2. 再找合伙人解决后续的技术挑战
看不懂的sol
1周前
顶层吃资源,中层拼体系,底层靠执行 改变不了规则,就先看懂规则 去年有个新闻,一个普通打工人连续加班三个月,因为项目延期被扣了绩效。 同一时间,项目负责人却因为战略调整升职了。 而这个项目最初的立项,就来自高层饭局上的一句话。 一个人累到住院,一个人升职加薪,一个人只是随口一提。 鸡汤文会讲努力不公,但世界运行的底层逻辑和个体努不努力没关系。 你所在的层级,决定了你的游戏规则。 真
Mr Panda
2周前
可以在grok 上调整自己的feed **永久调整我的Feed:** - **减少80%政治内容**(包括所有政治新闻、辩论、选举) - **减少70%娱乐内容**(meme、明星八卦、搞笑视频) - **增加60%科技&金融内容**:**优先AI创业、科技前沿、融资投资、startup、VC、股权架构**(如xAI、OpenAI动态、融资轮次、创业案例) - **其他30%**:保持我的原有兴
Frank Wang 玉伯
去年五月出来创业,九月完成种子轮融资和团队组建,12.6 日发布 YouMind 0.1 版本,是一个刚蹒跚起步的 AI 产品。 后续基本保持两三个月发一个大版本。今年九月去 Product Hunt 打榜,没氪金,做到了真实票数三榜第一。 从三月发布 0.2 版本,一直到九月去 PH 打榜的 0.4 版本,付费转化率和用户留存都挺好。但总的网站流量和注册用户数,确实没怎么大规模自然增长。
YC (Yucheng Liu)
和投资人聊,一个共识是:AI 创业的护城河不在模型本身,而在“工程封装的壁垒”。真正的价值在于你如何将 AI 封装进一个垂直场景,以 10 倍效率解决一个端到端的问题。通用智能体的故事已经不性感了,交付可量化的商业价值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