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得真好啊,时刻警醒市场永远有机会,但你不一定有本金重新来过 买入美国,我就是在买 发表于2008 年 10 月 16 日《纽约时报》 作者:沃伦·巴菲特 美国和海外的金融市场一片混乱,问题已蔓延至实体经济。短期内,失业率将上升,商业活动将萎缩,媒体头条仍旧令人焦虑。 所以,我开始买入美股——我是指我的私人账户,之前那里只持有美国政府债券(不包括那些预定捐赠的伯克希尔持股)。如果价格仍具吸引力,我私人资产很快将全部转为美股。 为什么?一个简单的规则告诉我:当别人贪婪时应恐惧;当别人恐惧时应贪婪。当前恐惧已蔓延至包括经验丰富的投资人。虽然对高杠杆或竞争力弱的公司保持谨慎无可厚非,但对许多基本健康公司未来的长期繁荣表示怀疑却毫无道理。 长期来看,多数大公司将在 5 年、10 年、甚至 20 年后创下新高。 请明确一点:我无法预测市场短期走势,无论是一月还是一年后市场会涨或跌皆不可得知。但很可能,在信心或经济回暖之前,市场已先行上涨。若你等到“知更鸟啼鸣”,春天恐已结束。 回顾历史:大萧条期间,道琼斯于 1932 年 7 月 8 日触底至 41 点,经济持续恶化直到 1933 年 3 月罗斯福就职,但市场已先升 30%。二战初期,美国处境不利,但市场于 1942 年 4 月触底,远早于盟军转运。1980 年代初,通胀高、经济低迷时正是买股时机。简言之,坏消息是投资者的好友,让你能低价买进美国的未来。 长期而言,市场新闻必趋向乐观。20 世纪美国经历两次世界大战、大萧条、多次衰退与危机,甚至总统丑闻下台,但道琼斯仍从 66 点涨至 11,497 点。 你也许以为这么大的涨幅下没人亏损,可是有人亏了——他们通常只在感觉安心时买进,看到危险新闻就卖出。 如今拿现金让人觉得安心,其实不该如此。现金是一种糟糕的长期资产,几乎不产生回报且必然贬值。为应对危机政府采取的政策恐使通胀加剧,加速现金价值下滑。 未来十年,股票很可能明显胜过现金。那些紧抱现金的投资者,赌的是他们能抓住时机,但在等待好消息的同时,他们忽略了 Wayne Gretzky 的名言:“滑冰要滑向冰球将去的地方,而不是它曾经在的地方。” 我不爱讲市场走势,但再强调一次,我不知短期市场会怎样。然而我会效法那家在旧银行大楼开餐馆的广告——“把你的嘴放到你钱在那里。”今天,我的钱和我的嘴都支持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