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连潮

韩连潮

0 关注者

1周前

【如何坚守罗素原则】罗素被问及他有什么值得告诉一千年后的人们,其答曰,问自己“事实是什么?以及事实所能证明的真相是什么?”永远不要让自己被两种想法所左右:一是自己希望相信什么,二是自己认为如果相信了某种东西会带来有益的社会影响。 此外,罗素还强调:“爱是明智的,恨是愚蠢的。在这个联系日益紧密的世界里,我们必须学会容忍彼此。我们必须学会容忍一个事实,那就是有些人会说我们不喜欢的话。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我们才能共同生存。如果我们想共同生存而不是共同毁灭,我们必须学会一种宽容和仁爱,这对人类在这个星球上的延续至关重要。” 我对此深以为然。不过,在罗素的时代,人们普遍认为存在一个客观、可验证的“事实”,只需要通过严谨的逻辑和证据来发现它。然而,随着后现代主义思潮、社交媒体的兴起以及信息碎片化和极化,我们看到“事实”本身因为不同的意识形态、宗教信仰,价值观等被重新构建和主观化。当人们对”什么是事实”本身都无法达成共识时,就给罗素的理性原则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我觉得应对之策应包括: 1. 承认事实的局限性和不确定性。有些问题可能没有绝对的事实,或者当前信息不足以得出结论;有的则如盲人摸象,存在多个层面,角度不同,对事实的认知也不同,而不同的派别往往会选择性地强调那些支持其立场的事实,而忽略或贬低其他事实。因此,理解彼此构建事实的过程比简单争论事实本身更为重要。 2.寻找事实的交集。在此基础上寻找各方都承认或无法否定的、基于逻辑推理、科学方法或可验证的信息和数据的事实交集。通过鼓励各方聚焦于客观标准而非主观信念来讨论事实。 3. 增强个人的批判性思维和信息素养。通过追溯信息源头,识别情感偏见和认知偏见,以及保持开放心态来对待与我们固有的信念相悖的事实和信息,从而把握真相。 4. 接受无法完全达成共识的现实。我们必须接受一个基本事实:人类因意识形态、宗教、价值观或世界观的差异,永远无法在所有问题上完全达成共识。学习如何在分歧中共存,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智慧。。 总之,当人们无法对事实达成共识时,我们不能简单地放弃罗素的原则,而更应坚守它,但不再将用其单纯地寻找一个客观事实,而是一个理解不同事实构建过程、整合多方信息、并最终形成更全面真相。这要求我们更加主动、审慎和开放地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