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政坛将响炸雷?或重演1976年怀仁堂突变? 2025年8月,中国正面临政经全局性危机。通缩阴影蔓延、房地产崩盘酿成悲剧、国际贸易体系边缘化,同时北戴河会议与即将召开的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成为政治权斗与路线分歧的集中引爆点。 经济下行与社会动荡加剧,四中全会能否缓解困局,仍存极大变数。 通缩蔓延,制度顽疾压垮民企 时评人文昭指出,2025年上半年中共国陷入罕见通缩。1至6月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同比下跌1.8%,5月和6月分别暴跌9.1%和4.3%;PPI连续负增长,6月环比降0.4%,预示CPI亦将转负。通缩虽可在自由市场中促进资源重组,但中共国保护国企、压制民企,外资加速撤离,导致创新枯竭、高薪岗位消失。 蔡慎坤认为,7月政治局会议空洞乏力,救市口号泛滥,实质性改革缺失。虽口称“两个毫不动摇”,但民营企业家信心破产,“跳楼潮”频传。若继续靠计划经济手段应对危机,只会重回80年代配给体制,反噬市场机制。 全球贸易新格局:中国被边缘化 文昭指出,美国于7月与欧盟、日本达成框架贸易协议,确立分层关税圈:英美10%、盟友15%、发展中国家30%、中俄对手圈高达50%。同时,美国加强对越南、印尼等国的转运条款,堵住中国规避空间。中共国原想拉拢欧日抗美,未果。 中美第三轮谈判7月29日于瑞典结束无果。中方期望延长90日休战期,但美财长贝森特强调,是否让步全由川普决定。8月12日为谈判大限,若无实质让步,中共国或将遭遇更高关税、进一步边缘化。 蔡慎坤补充,美国经济逆势增长,第二季度GDP增3%,关税战未致通胀,反而强化财政。美国参议院更提议将关税收入返还国民,每人600美元,为川普连任提供民意基础,而中共国财政却被出口阻断与消费崩塌所掏空。 权斗激烈,四中全会成政治焦点 7月30日政治局会议敲定10月召开四中全会,议题为“十五五规划”。文昭指出,此次会议将受北戴河非正式协商定调,军方与元老干政将成为隐形主轴。蔡慎坤强调,北戴河虽未正式承认,但仍是权力交换与路线角力的密室。 军方动荡亦受关注。蔡慎坤称,军委副主席何卫东与政治工作部主任苗华“下落不明”,反映习近平对军权的掌控遭遇挑战。第六轮中央巡视覆盖直辖市、广东与金融央企,预计将有更多高官落马,预示清洗力度空前,甚至已波及“习家军”。 民心离散,社会濒临爆点 蔡慎坤指出,公务员与企事业单位员工护照被全面收缴,连外籍人士亦受波及,反映高层对“人心流失”的警惕。富国银行暂停员工赴华,也显示国际对中共国营商环境的深度担忧。 文昭分析,政治冷感蔓延,群众对体制信心崩溃。台湾罢免案失败、各地“躺平”风气蔓延,显示民众对经济无望、对政治厌倦。他警告,这种消极的爆发边缘状态,是制度极权下的社会警钟。 四中全会前景:平静或惊雷? 两位位时评人预测分歧。蔡慎坤认为,若传闻中的“丁薛祥任总书记、陈吉宁任总理”等人事布局属实,四中全会将引爆政坛“惊雷”,或重演1976年怀仁堂突变。文昭则持保留态度,认为当前体制更可能维持表面稳定、延续极权框架。无论如何,通缩与国际孤立交织,将让中共面对“无路可退”的变局。 台湾中共问题专家明居正教授表示,现在非常确定就是,中共内部斗争非常激烈。有两个原因,第一,有人很不喜欢习近平,第二,习近平身体不好。 来源:阿波罗网王笃若报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