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六部曲分析法”来估算中共政权崩溃的进度,我们能比较容易地分析出,当越来越多底层陷入朝不保夕的经济困境,在“饥寒起盗心”的边缘苦苦挣扎,勉强维持着“顺民”的节操,中共国社会离社会秩序突然大面积崩溃就已不远。 因为常识就是,处境会改变人的想法,最终会改变人的行为,顺民最终变成暴民。 让我们再次梳理一下“六部曲分析法”。 社会从前一个稳态向后一个稳态的切换,总是会经历这六步的: 经济崩溃 ⬇️ 文化崩溃 ⬇️ 政治崩溃 ⬇️ 政治重建 ⬇️ 经济重建 ⬇️ 文化重建 这六步对应的实际上是微观的个体生活状态演变,即: 处境改变 ⬇️ 想法改变 ⬇️ 行为改变 ⬇️ 新的行为 ⬇️ 新的处境 ⬇️ 新的想法 这种人性层面的对应,是“六部曲分析法”有效的根本原因。 是的,这个分析方法非常简单,但它有效。 它能让我们通过对中共国多数普通人经济状况的了解,通过对今天仍是顺民的那些人何时会变成暴民的预测,来预测中共政权的崩溃时间节点。 它能让我们拨云见日,通过对中共高层“想法”的分析,意识到中共政权早已为自身的政治崩溃准备了前提——统治阶层内部的文化崩溃早已发生,高层的想法就是船要沉了就跳船,“满朝文武藏绿卡”就是再明显不过的证据,而在全面溃败发生时,没有人会留下来坚守阵地,没有人会“殉国”,没有人会“君王死社稷”。 这些是普通人很少会去想,但仔细想来却很靠谱的推断。 现行维稳体系实际上已经是中共的最后一道防线。 而这道防线正因财政枯竭被迅速削弱。 就象正陷入困境的无数底层民众家庭经济状况,那一点微薄的存款,作为这些底层家庭应对各种天灾人祸的最后一道防线,随时会被一场急病、一次失业、一场洪涝、一次来自城管的横蛮施政击穿。 也正如一些曾业绩光鲜的企业家的安全感,会随时被一次远洋捕捞击溃。 中共国现在正处于经济崩溃和文化崩溃的进程中。 大部分人的处境都不好,这处境正在改变他们的想法。 虽然拜中共维稳宣传所赐,顺民们就算想法开始改变了,也大多会把输出伤害的目标设定为其他顺民,但底层互害只要达到一定规模,同样会造成毁灭性的后果。 因为治安混乱到一定程度,哄抢、骚乱频繁到一定程度,社会经济将无法继续运转,其结果,会是越来越多人进入被动失业的状态,很快都坚持不住“不偷不抢”的原则——一些人的崩溃会造成更多人的崩溃,最终形成无法遏止的连锁反应。 这样的连锁反应,不是反抗,只是骚乱,却比思路清晰政治诉求明确的公民抗命更难镇压,在大众经济处境未曾改善前,当局绝无可能靠军警将之平息。 而铁一样的事实是,大众的经济处境不可能在中共政权倒台前得到改善。 因为中共不可能为恢复经济提供必要的政策环境,不可能再次取得欧美的信任,不可能再次找到象曾经的“改开”、曾经的“入世”、曾经的“取消清零”那样令沦陷区经济死而复苏的灵丹妙药。 所以民众的处境将毫无悬念地持续恶化下去,民众的想法也因处境而改变,对中共的宣传从迷信变成嘲讽,即使他们并不认为反抗有用,即使他们面对强权会一直懦弱到死,他们对中共“铁桶江山万万年”的信心也会逐渐动摇消失,由此,对“做个顺民”这件事的坚持,也会消失。 穷生盗。 盗贼蜂起之日,就是能容许经济勉强运行的社会秩序彻底崩毁之时。 就是亿万沦陷区民众的命运被重新洗牌之时。 最信任中共的那些人,对盗贼蜂起,暴民肆虐的那个阶段毫无思想准备和物质准备的人,会用生命献祭自己的愚蠢。 从政治崩溃,到政治重建,这中间当然会有个过程。 因为从中共权贵确认局面无可挽救,弃船出逃,到欧美列强以人道理由强势介入,在“红色中国”不再成其为障碍后前来接收“改开中国”的遗产,这中间会有个过程。 熬不过这段时间的人,将无法见证未来的繁荣。 他们会在骚乱中死去,在饥饿中死去,在绝望中死去,在沉迷了一生的中国梦破灭之时死去。 救援只会在他们死后到来。 现实就是这么残酷,如果没有足量的死亡,中共权贵就不会主动弃船,欧美列强也会没有充分理由强势介入一个曾经的主权国家的内部事务。 但王朝周期律告诉我们,大规模死亡事件一定会发生,几千年来一直如此。经济规律也告诉我们,没有彻底与旧秩序决裂的政治变革,没有允许经济再次恢复的政策环境和外部市场环境,中共国经济既不可能复苏,也不可能维持。 而经济要复苏,秩序要重建,普通人的生活要回到“正常状态”,只能在政治的“破而后立”之后。 只能在中共这个“政治恒大”破产之后,在其破产清算,资产重组之后。 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只能等待,等到六部曲的第四步政治重建让人们重新看到希望,等到六部曲的第五步经济重建让绝大多数被迫沦为暴民的底层再次“从良”。 然后,我们才有机会,用经历过整场震荡的幸存者的血泪经验去做第六步,去进行文化重建,去创造出一套能协助新稳态维持下去的文化观念,去打磨出一套能帮助我们把自己保持在可接受处境中的想法。 我希望你能记住这“六部曲分析法”。 因为在未来的黑暗时期内,在无法上外网,无法得到援助的时间段里,这也许是唯一能让你在黑暗中坚持到天亮的理论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