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天前

那些仍在和维吾尔人、和各族各地独派保持距离的民运人士没想明白的,是真正值得他们全情投入的事业,正是“脱支”。 因为海外华人是需要脱支的,这是个接地气的项目。 是个能让海外民运与海外华人社区成功构建连结的项目。 华人社区最担忧的是什么? 是“排华”。 但不“脱支”,尤其是不有意识的、大张旗鼓地 “脱支”,海外华人社区就无法摆脱中共各种有形无形的控制,与现居国建立起足够深刻的精神联系和文化关联。 现实就是每次海外华人社区进行文化展示活动时,主持的大多是中共派出的官员,或直接受命于中共的所谓“侨领”,打出的旗帜,则大多是那面五星血旗——曾把“炎黄子孙”的祖坟炎帝陵黄帝陵都刨了个底朝天的黄俄政权的旗帜。 结果是不论社区中的华人是否发自内心支持中共政权,他们留在居住国原住民眼中的印象,都是他们对血旗忠心耿耿。 忠于这面旗帜的人,其实不应该算是“华人”,应该叫“支人”。 因为这些人认同的是中共党文化。 欧美列国真正该排的是“华”吗?当然不是,当然不是范围广阔包含着无数港裔台裔新裔的“华”,该排的是“支”。 所以华人社区该脱的也是“支”。 随着中共政权放弃“韬光养晦”,在国际社会上逐渐显出其狰狞面目,令欧美各国意识到它的威胁,海外华人社区中的有识之士会日益感受到“脱支”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这个时候,海外的异议者如果已经完成了自身的“脱支”,是完全可以去承担满足社区相关需求的任务的。 例如王丹等人做的六四纪念馆,例如圈中有心人对中共建政前后各种暴行的纪录、反思,都可以归拢在“脱支”这个大项目下,做成协助海外华人社区进行政治“站队”,进行文化反思,完成下一代公民教育和理解支美文化差异的素材。 当海外的民运圈、反共圈肯沉下心去接地气,去满足海外华人社区对“脱支”的现实需求的时候,从海外华人社区募集人力和财力支持就不会那么艰难了。 因为“脱支”,实际上是整个海外华人圈子的最大公约数。 即使现在还不是,将来一定是。 虽然很多华人仍惑于中共宣传,以为自己在海外想生活得好需要“背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但很快,随着欧美各国对中共海外活动提高警惕,对跨国镇压、情报窃取提高警惕,对高调向中共政权表忠心的海外华人侨领提高警惕,对为虎作伥的外籍支人不再姑息,生活在欧美国家的华人将因居住国政治氛围的改变而逐渐意识到,若不愿回到中共国境内生活,自己就需要“站队”。 华人社区的成员们将发现,自己真的需要通过清晰表明“不受中共操纵”的态度来重新获取现居国的信任。 真需要“脱支”。 而我们知道的,在中华沦陷区内部,各族各地也都已有无数人苦于暴政,渴望“脱支”,渴望自己能摆脱中共的人身控制和思想控制。 以及,如果你肯把“脱支”这个概念稍微拓展一下,你会发现,所有希望亿万中共国底层能摆脱中共暴政也摆脱长期被党文化思想阉割导致的巨婴状态,突破转型瓶颈实现政治现代化的人,他们希望看到的结果都是“脱支”。 所以“脱支”是什么? 是从希望摆脱中共负面影响的全球产业链诸国,到各国海外华人社区,到沦陷区内的受难民众们,到海外民运圈反共圈异议者圈子的共同愿望。 是真正的最大公约数。 是如果高扬,就能汇集最多力量的旗帜。 是一个参与者可以从讲述历史到文化反思,从经济脱钩到政治站队,从协助个人澄清政治立场到筹备未来建国的,可在各层面同时推进的复合型项目。 所以海外民运圈应该怎么做? 他们应该组建一个“脱支联盟”。 组建一个包含维吾尔人、图博特人、沪独、满独,也包含台湾和香港,包含六四一代和白纸一代,包含来自沦陷区不同年代的移民,一代二代甚至三代移民的,彼此声援但不需要有严密组织的松散联盟。 或者至少,发起一场海外“脱支运动”,掀起一场风潮,邀请每个自认为站在中共对立面的人,都来明确表达自己对“脱支”的支持态度。 既表达自己的“脱支”意愿,也表明对各族各地“脱支”愿望的支持,表明对任何人、任何族群脱离中共帝国大一统叙事之意愿的支持。 让大家有机会出来“站队”,主动站队,来交“投名状”,表达归化现居国价值观的决心,表达与中共政权割席的决心。 拒绝这么做是不明智的,继续和中共保持暧昧关系是不明智的,选择把肉身留在现居国却把精神留在中共国,不仅不明智,而且毫无意义。 这行动可以先在海外开始,从海外异议者开始,把“脱支”风潮逐渐拓展到整个海外华人社区。 再向所有能从“脱支”一事中获益的群体推进。这群体,会包括但不限于和中共有经贸往来但同时又非常需要保持与欧美政经关系的国家和地区,会包括全球华侨、华裔,以及与他们有亲缘关系、利益关连的“关系网络”。 包括所有需要在双链争持大势中与中共政权撇清关系的群体。 海外民运圈该用这种方式,为产业链阵营“扎紧篱笆”,改变如今中共可肆意渗透的状况。 也该用这种方式,重新创造出自己对海外华人社区和欧美各国的“利用价值”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