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前

美国人在传承爱,传承爱的能力,传承构建高质量关系的能力,于是美国人因为拥有这能力,在“合作性”方面越来越强,在全球不同国家不同族群的竞争中,一骑绝尘。 与此同时,中国人在传承什么? 在传承PUA。 政权PUA民众,父母PUA孩子,夫妻之间则是男PUA女,女PUA男,家庭成了战场,人人都是伤兵。 所以从族群竞争的角度看,美国人是凭着擅长合作、习惯于合作的族群特质,占据并保持着优势的族群。而中国人呢?是坚守着擅长PUA,擅长内斗的族群特质,在“合作性”的重要性不断上升的时代,自甘堕落的族群。 当你开始从这个角度分析问题,你会看到在不同的层面,这两种族群特质带来了些什么结果。 在个体层面,当中国人在中国式家庭中被其文化传统塑造成了擅长PUA而不擅长合作的人,当他们在私人生活中既不擅长恋爱和缔结有爱的婚姻,也不擅长维护良好的亲子关系,和血脉相连的儿女共享天伦之乐,同时他们在工作场合把每个同事都当成假想敌,常常把提高专业能力视为次要之事,把职场勾心斗角当成晋升秘笈,他们会活得很累。 但不得不累。 因为这就是中国,这就是他们只能适应的环境,也是因他们的传承和维护而继续存在着的环境。 一个让人只能活得扭曲如蛆的环境。 灵魂不够扭曲就没法“混得好”的环境。 在群体层面呢? 从民运圈现在的样子你就能知道,即使心怀理想,志存高远,在没有改变思维方式时中国人会把事情办成什么样子。 他们不擅长合作,也没有想过要去学习如何合作。数十年过去,他们仍然是一盘散沙,一盘都期待着自己之外的人站出来成为领袖聚合众人的散沙。 之所以如此,原因很简单。 他们中的多数还没有完成“吐狼奶”的过程,几十年过去了,大部分人还在沉迷于中共的宣传叙事,也还在热衷于中共式的“发动群众”、“武装革命”,最要命的是他们中的许多人还在认为自己“输给中共”的主因是“不够坏”,而不是“不够好”。 他们中的许多人甚至连“大一统”都没能看破,在个人生活中他们仍然没学会好好恋爱和好好爱孩子,以致不时传出些丑闻逸事,在工作领域他们仍然习惯和“同事”或者说“民运同道”们勾心斗角,把论资排辈和党同伐异当成致胜法宝。 他们没有“脱支”。 虽然在我看来“脱支”这个词的表述并不准确,被称为“支性”的许多行为模式都不是中国人特有的,而是文明演化进程中处于幼稚状态的族群共有的,是必须通过成长,通过积极主动提升自己“爱的能力”或者说“构建高质量关系的能力”改变的。 而他们没有成长。 不管是润出来的个体还是打着反共旗号的民运群体,他们中的多数都没有成长。 所以他们不幸,所以他们在个人生活中和推动沦陷区民主转型的事业中,都会屡屡受挫。 这是一件很令人悲哀的事。 我非常敬佩维吾尔人、图博特人、香港人、台湾人在“与中共对抗”方面已经取得的成就。因为这些成就本身证明了这些族群的成长,证明了他们中的许多抗争者至少已经走在正确的道路上,这道路就是以族群为单位的“脱支”。 台湾的独立,就是一种“脱支”。 香港的反送中和海内外港人延续至今的坚持,同样是一种“脱支”。 维吾尔人、图博特人争取独立的事业当然也是“脱支”。 可是民运圈大多数人就想不到要“脱支”。 有些大约也舍不得“脱支”。 毕竟总有一些人在内心深处仍把自己看成中共国内部政争的落败者,看成蛰伏待变但有一天会卷土重来,重掌权柄,回到北京去坐上现在由习近平盘踞着的那张龙椅的落难英雄。 他们并没有想过要如何建设民主中国,他们想要的是夺回失落的红色江山,所以他们要坚持“大一统”,因为这完整的红色江山在他们心目中是自己的私产,“一点都不能少”。 哪怕所谓的“少了一点”,实质上是有一部分成长起来的民众终于能够自治,能够自主,能够不依赖领袖、皇帝的庇护,自己照顾好自己。 哪怕所谓的“分裂”,实质上是曾经的一个一个省,中央集权体制下只能服从专制政权的中国省,成长为了美国的一个一个州,分权制度下拥有自己独立军队、独立法律的州。 能否理解维吾尔人、图博特人的独立诉求,能否理解台湾人、香港人不受中共中央统治的愿望,其实是一块试金石。 试炼的,是你是否真的愿意看到沦陷区的民众成长起来,成长为有能力自治的,会拒绝上位者干涉的存在。是你是否真的愿意看到民众能为自己的事情做主。 是你希望看到民主转型成功,还是只想夺回红色江山。 是你能否意识到,任何人、任何族群的“脱支”愿望都是正当的,应受尊重的。 而当你反对别人“脱支”的时候,你到底在反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