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韵和

朱韵和

#媒体钳制#天安门广场抗议#学生运动

中国还有数以百计的城市也曾遭到镇压,如今在媒体的钳制下已被遗忘---卫报 也许更有可能被遗忘的是当时在中国 300 多个城市发生的民主抗议活动。这些鲜为人知的学生运动促成了政府在天安门广场镇压的最终决定。它们的影响至今犹存,因为当局竭力确保此类示威活动不再发生。 “这是全国性的。这 不仅仅是一次大规模的抗议活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社会学家乔纳森-昂格尔(Jonathan Unger)说:"这让政府更加害怕,这也是政府需要展示武力的原因之一。 根据泄露的政府文件《天安门文件汇编》,1989 年 4 月至 6 月间,中国 341 个城市发生了抗议活动。6 月 5 日至 8 日,随着北京发生暴力事件的消息传开,政府收到了 181 个城市的示威报告,其中包括所有省会城市、主要城市和经济区。到 6 月 9 日,大多数抗议活动已经平息或被警方镇压。 如今,关于这些抗议活动的历史已不完整,仅由目击者的描述和政府报告中的少量细节拼凑而成。当局在镇压之后对媒体进行了封锁。 图1:1989 年 5 月 19 日,示威者在上海游行。 Demonstrators march in Shanghai, 19 May 1989. Photograph: Mark Avery/AP 图2:1989 年 6 月 4 日,成都 Rioting in Chengdu, 4 June 1989. Photograph: AFP/Getty Images 图3:1989 年 6 月 10 日,在当局警告非法集会将受到惩罚后,学生们在上海游行。 Photograph: Mitsuhiko Sato/AP 图4:1989 年 10 月 30 日,成都,当地民众围在官方图片展前。 照片:Kathy Wilhelm/美联社

预览
预览
预览
预览

相关信息

朱韵和

朱韵和

2025-05-13 07:20:00

429对话的背景 ◇学生方面 427大游行之后,北京各个高校新增的大字报,有很多是要求政府与学生展开对话。 清华大学贴出署名“清华人”的题为《对话11条》的大字报,提醒学生把重点转向研究对话的先决条件,并提出了对话内容的建议,主要是: 1. 关于贪官污吏和官倒问题 2. 教育经费,教师待遇问题 3. 新闻自由、新闻立法问题 4. 学生运动性质问题 5. 公正评价胡耀邦问题 .....

朱韵和

朱韵和

2025-05-11 05:32:23

编程随想:四·二七大游行 ★学生组织的筹划 ◇427大游行的决策 据《天安门对峙》一书的记载:4月25日晚,临时学联(高自联)的各校代表齐聚政法大学的某教室开代表大会。在开会期间,官方正好通过中央电台广播“426社论”。于是各位代表暂时中断开会,听官方广播。听完之后,代表们都很愤慨,经过投 票,决定在27日发动大规模示威游行,以抗议官方的社论。    据官方的《惊心动魄的五十六天》记载:高

朱韵和

朱韵和

2025-05-11 05:31:14

427大游行 4月25日晚饭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提前播出了 按邓小平的原话写成的人民日报4.26社论《旗帜鲜明的反对动乱》。饭罢,中国人民大学五千多名学生走出校门,强烈抗议刚刚广播的人民日报社论,并到青年政治学院、北方交通大学、中央民族学院、北京外语学院去声援罢课。 4月26日, “临时学联”在中国政法大学广场举行记者招待会,会场的大标语写着“宪法规定公民有言论和示威自由”。两千多名

朱韵和

朱韵和

2025-05-10 06:12:20

高校学生对社论的反应——强烈反对 从4月15日胡先帝驾崩到4月25日,学生运动已经持续了10天,而且老胡的追悼会也已经开过了。参与运动的学生中,真正的积极分子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的热情开始慢慢消退。而且到了4月底5月初,那些应届毕业生也要开始忙活自己的事情。所以,追悼会开完的三天(从4月22日 到25日),学运慢慢趋于和缓。上街游行的人数变少,大字报也变少。如果没有426社论,或许会像86学潮那

朱韵和

朱韵和

2025-05-08 05:57:17

“八六学潮”的平息 北京的元旦大游行,基本上可以算是这次学生运动的高潮了。虽然这次学潮蔓延到很多大城市,但到了1月中旬,各大城市的学生运动都渐渐平息了。可能有读者会觉得奇怪,为啥这么声势浩大的运动在这么短时间内就平息了。俺琢磨了一下,大致有如下几个原因: ◇学生缺乏经验 这是建国以 来,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的学生运动。显然,参与的学生没有可借鉴的经验。 ◇没有建立学生组织 在“86学潮”中

评论 0

相关信息

朱韵和

朱韵和

2025-05-13 07:20:00

429对话的背景 ◇学生方面 427大游行之后,北京各个高校新增的大字报,有很多是要求政府与学生展开对话。 清华大学贴出署名“清华人”的题为《对话11条》的大字报,提醒学生把重点转向研究对话的先决条件,并提出了对话内容的建议,主要是: 1. 关于贪官污吏和官倒问题 2. 教育经费,教师待遇问题 3. 新闻自由、新闻立法问题 4. 学生运动性质问题 5. 公正评价胡耀邦问题 .....

朱韵和

朱韵和

2025-05-11 05:32:23

编程随想:四·二七大游行 ★学生组织的筹划 ◇427大游行的决策 据《天安门对峙》一书的记载:4月25日晚,临时学联(高自联)的各校代表齐聚政法大学的某教室开代表大会。在开会期间,官方正好通过中央电台广播“426社论”。于是各位代表暂时中断开会,听官方广播。听完之后,代表们都很愤慨,经过投 票,决定在27日发动大规模示威游行,以抗议官方的社论。    据官方的《惊心动魄的五十六天》记载:高

朱韵和

朱韵和

2025-05-11 05:31:14

427大游行 4月25日晚饭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提前播出了 按邓小平的原话写成的人民日报4.26社论《旗帜鲜明的反对动乱》。饭罢,中国人民大学五千多名学生走出校门,强烈抗议刚刚广播的人民日报社论,并到青年政治学院、北方交通大学、中央民族学院、北京外语学院去声援罢课。 4月26日, “临时学联”在中国政法大学广场举行记者招待会,会场的大标语写着“宪法规定公民有言论和示威自由”。两千多名

朱韵和

朱韵和

2025-05-10 06:12:20

高校学生对社论的反应——强烈反对 从4月15日胡先帝驾崩到4月25日,学生运动已经持续了10天,而且老胡的追悼会也已经开过了。参与运动的学生中,真正的积极分子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的热情开始慢慢消退。而且到了4月底5月初,那些应届毕业生也要开始忙活自己的事情。所以,追悼会开完的三天(从4月22日 到25日),学运慢慢趋于和缓。上街游行的人数变少,大字报也变少。如果没有426社论,或许会像86学潮那

朱韵和

朱韵和

2025-05-08 05:57:17

“八六学潮”的平息 北京的元旦大游行,基本上可以算是这次学生运动的高潮了。虽然这次学潮蔓延到很多大城市,但到了1月中旬,各大城市的学生运动都渐渐平息了。可能有读者会觉得奇怪,为啥这么声势浩大的运动在这么短时间内就平息了。俺琢磨了一下,大致有如下几个原因: ◇学生缺乏经验 这是建国以 来,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的学生运动。显然,参与的学生没有可借鉴的经验。 ◇没有建立学生组织 在“86学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