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韵和

朱韵和

#八六学潮#北京游行#学生运动

“八六学潮”的平息 北京的元旦大游行,基本上可以算是这次学生运动的高潮了。虽然这次学潮蔓延到很多大城市,但到了1月中旬,各大城市的学生运动都渐渐平息了。可能有读者会觉得奇怪,为啥这么声势浩大的运动在这么短时间内就平息了。俺琢磨了一下,大致有如下几个原因: ◇学生缺乏经验 这是建国以 来,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的学生运动。显然,参与的学生没有可借鉴的经验。 ◇没有建立学生组织 在“86学潮”中,虽然很多高校都搞了示威游行,但是都没有成立一个专门的组织来推动。人气就容易散去。 大概是吸取了1986年的教训,到了“六四运动”的时候,北京的高校就成立“高自联”这一学生组织。 ◇政治诉求的不足 虽然上海和北京这两地的学生,都提出各自的要求。但由于他们缺乏经验,这些政治诉求没有做到广为人知。而且不同城市的学生,提出的政治诉求各不一样,缺乏统一性。 ◇缺乏足够好的契机 “八六学潮”的契机,说白了就是中科大的学生对人大代表选举不满而爆发的。这样一个契机,缺乏足够的影响力。 而89年的契机是胡耀邦逝世,其影响力显然不可同日而语。 ◇临近春节 在北京的元旦大游行之后,距离春节已经比较近了。要知道,大部分的学生都不是当地人。一旦临近春节,很多人都开始准备回家过年,没有精力再搞学运。 ★“八六学潮”的影响 虽然“八六学潮”持续的时间不长,但是其影响非常深远。 ◇对朝廷的影响 这次运动直接促成了皇帝被废。胡耀邦被废黜之后,朝廷高层的权力格局发生了变化,保守派短期内占了上风。 ◇对知识界的影响 这次学生运动让当时的邓太上皇非常生气。在12月30日的朝廷高层会议上,老邓特地点了三个人的名字,要求把他们开除党籍。以下是老邓的原话(摘自《邓小平文选》): 我看了方励之的讲话,根本不象一个共产党员讲的,这样的人留在党内干什么?不是劝退的问题,要开除! ...... 对于那些明显反对社会主义、反对共产党的,这次就要处理。可能会引起波浪,那也不可怕。对方励之、刘宾雁、王若望处理要坚决,他们狂妄到极点,想改变共产党,他们有什么资格当共产党员? 方励之是科学家,前面介绍过了。刘宾雁是中国作协副主席兼人民日报资深记者,王若望也是作家(此人被老蒋关过,被老毛关过,“六四”又被老邓关过)。他们仨都是天朝知识分子中的活跃民主人士。    老邓通过此举传达了一个信号,来警告那些政治活跃的知识分子。所以,在“八六学潮”之后的一段时间,知识界的风气变得沉闷了。这个沉闷的气氛,大概一直持续到1989年。 ◇对大学生的影响 对大学生而言,这次运动可以看作是一次彩排。不少参与的大学生总结了经验教训并应用到2年半之后的六四运动中。另外,很多参与者后来也成为六四运动的骨干分子。 ---编程随想:“八六学潮”始末

相关信息

朱韵和

朱韵和

2025-05-10 06:12:20

高校学生对社论的反应——强烈反对 从4月15日胡先帝驾崩到4月25日,学生运动已经持续了10天,而且老胡的追悼会也已经开过了。参与运动的学生中,真正的积极分子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的热情开始慢慢消退。而且到了4月底5月初,那些应届毕业生也要开始忙活自己的事情。所以,追悼会开完的三天(从4月22日 到25日),学运慢慢趋于和缓。上街游行的人数变少,大字报也变少。如果没有426社论,或许会像86学潮那

朱韵和

朱韵和

2025-05-07 07:14:50

“八六学潮”的起因 话说1986年的12月,恰逢合肥市的地方人大代表选举。说到人大代表选举,大伙儿一定要明白一个道理——在当今天朝是不可能有正经的选举滴。所谓的“候选人”,都是各级领导们事先内定的;所谓的“投票”,都是走过场——反正就那两三个候选人,选来选去都选不出什么花样。这是举国上下皆知的 潜规则,中科大当然也不例外。当时中科大的校方已经内定了候选人,据说还搞成了【等额选举】。所谓的【等额选

吴仁华

吴仁华

2025-04-25 21:32:33

《胡耀邦追悼會 北京高校學生首次聯合行動——我的一九八九系列》 2020-10-29 15:15 作者:吳仁華

雪柔

雪柔

2025-03-27 08:31:00

轉: 吴仁华:这张照片非常珍贵,是我从拍摄者那里得到,这是第一次公布。遵嘱不能透露拍摄者的身份,必须保护拍摄者的人身安全。 有关这张照片的说明如下: 时间:1989年6月4日中午 地点:中国政法大学教学大楼内 背景:课桌上的三具学生遗体来自西长安街六部口。 1989年6月4日清晨6点钟左右,天津警备区坦克第一师的三辆坦克从背后追逐从天安门广场撤出的学生队伍,其中编号为106的坦克掉头冲入学生

朱韵和

朱韵和

2025-03-16 03:27:06

校园审判庭 反右时学校就是法院。每个系科、每个年级、每个班都是审判庭,都可以对学生进行审讯、逼供、量刑、定罪。而这样的审判,不需公安机关的侦察取证,不需检察院提起公诉,不需要律师辩护,更不准个人申辩,也没的正式的判决书;一句话,不需要任何司法程序,只需党委、党总支、党支部、党小组 ,甚至党员个人认定某学生是右派分子,就可以对他实施一系列的非法审判: 1、大字报围攻。在党的授意下,班委会、团支部组

评论 0

相关信息

朱韵和

朱韵和

2025-05-10 06:12:20

高校学生对社论的反应——强烈反对 从4月15日胡先帝驾崩到4月25日,学生运动已经持续了10天,而且老胡的追悼会也已经开过了。参与运动的学生中,真正的积极分子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的热情开始慢慢消退。而且到了4月底5月初,那些应届毕业生也要开始忙活自己的事情。所以,追悼会开完的三天(从4月22日 到25日),学运慢慢趋于和缓。上街游行的人数变少,大字报也变少。如果没有426社论,或许会像86学潮那

朱韵和

朱韵和

2025-05-07 07:14:50

“八六学潮”的起因 话说1986年的12月,恰逢合肥市的地方人大代表选举。说到人大代表选举,大伙儿一定要明白一个道理——在当今天朝是不可能有正经的选举滴。所谓的“候选人”,都是各级领导们事先内定的;所谓的“投票”,都是走过场——反正就那两三个候选人,选来选去都选不出什么花样。这是举国上下皆知的 潜规则,中科大当然也不例外。当时中科大的校方已经内定了候选人,据说还搞成了【等额选举】。所谓的【等额选

吴仁华

吴仁华

2025-04-25 21:32:33

《胡耀邦追悼會 北京高校學生首次聯合行動——我的一九八九系列》 2020-10-29 15:15 作者:吳仁華

雪柔

雪柔

2025-03-27 08:31:00

轉: 吴仁华:这张照片非常珍贵,是我从拍摄者那里得到,这是第一次公布。遵嘱不能透露拍摄者的身份,必须保护拍摄者的人身安全。 有关这张照片的说明如下: 时间:1989年6月4日中午 地点:中国政法大学教学大楼内 背景:课桌上的三具学生遗体来自西长安街六部口。 1989年6月4日清晨6点钟左右,天津警备区坦克第一师的三辆坦克从背后追逐从天安门广场撤出的学生队伍,其中编号为106的坦克掉头冲入学生

朱韵和

朱韵和

2025-03-16 03:27:06

校园审判庭 反右时学校就是法院。每个系科、每个年级、每个班都是审判庭,都可以对学生进行审讯、逼供、量刑、定罪。而这样的审判,不需公安机关的侦察取证,不需检察院提起公诉,不需要律师辩护,更不准个人申辩,也没的正式的判决书;一句话,不需要任何司法程序,只需党委、党总支、党支部、党小组 ,甚至党员个人认定某学生是右派分子,就可以对他实施一系列的非法审判: 1、大字报围攻。在党的授意下,班委会、团支部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