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帅老猿
0 关注者
尽量做一个人就能干的小生意,越早越好
汤光头
1小时前
身边特有才华的朋友,为啥大多混得一般? 我们的思维,总以为“一招鲜”能吃遍天,但这恰是平庸陷阱。我后来才明白,成事是全能赛,不是单项赛。 比如我自己,写代码很强,产品却卖不掉。硬着头皮搞营销,才有点起色。 原因在哪:成事是系统工程,需产品、营销、人脉,而我们通常只擅长一环。 咋办呢:要么补自己短板,要么与其他有长板的人合作
Luo说不啰嗦
4小时前
干创业的,都想过一夜暴富,但这种大的成功需要运气。 对普通人来说,哪有什么运气,都是一点一滴的势能积累: • 多写文章 • 多产品迭代 • 多认识新朋友 • 多测试一个想法 • 多给他人牵线搭桥 • 失败了立刻做出调整 • 多出现在该出现的场合 看上去很普通,但这些小的积累比祈求运气靠谱得多。 创业就是每天都在打磨产品,服务用户,解决问题。 进步可能很慢,但至少是确定的。这才是最实在的
在悉尼和稀泥
17小时前
从开始做 ai 应用/服务开始到现在 2 年不到时间,碰到了不少在读大学生也在做 ai 类创业/副业,有的甚至很牛逼了。 我不时感叹现在的大学生真不得了,我当年读大学的时候就知道打游戏混日子。 今天突然想到除了样本偏差,这可能是因为现在大学生面临毕业就失业的风险,倒逼他们在读时期就去找就业机会了😂
0xWizard
1天前
最好的商业模式,和最好的个人发展方向,都是共通的。 用一些词来形容,就是: “垄断” “特许经营” “品牌” “不可替代性” “差异化” 背后的核心是,议价权。 任何没有议价权的商业模式,以及个人能力,都会是回报很低的辛苦活儿。
小隐新十年(Feng Wang)
更新/冯鑫是我老同事,多年前我负责金山杀毒软件事业部。他分管市场和销售渠道。几年后,我推荐他给第二次创业的周鸿祎。然后看见他是我同事第一个出来创业,最终我还是选择出来创业,他过来找我吃饭,警告我必须知道创业两件事情。第一,凡事只能靠自己。第二,你做担心的,一定会发生,这是墨菲定理。之后的岁月,我创业不懈,却总能不经意想起他说的这两句话,如今,冯鑫还在高墙之内,没有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