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2 04:54:05
任驻阿尔巴尼亚大使耿飚在《耿飚回忆录》中说:“特别令我感到忧虑的是我国对阿尔巴尼亚的援助问题。 “我国对阿尔巴尼亚的援助一直是在自己遭受封锁、存在经济困难的情况下提供的。从1954年以来,我们给阿的经济、军事援阿将近90亿元人民币。阿总人口才200万,平均每人达4000多元,这是个不小的 数字。我们援助的化肥厂,年产20万吨,平均一公顷地达400公斤,远远超出我国农村地使用的化肥数量。而军援项目之繁多,数量之大,也超过了阿国防的需要。在阿方领导人来,向中国伸手要援助,似乎理所当然。霍查曾经毫不掩饰地说:‘你们有的,我们也要有。我们向你们要求帮助,就如弟弟向哥哥要求帮助一样。’谢胡还说:‘我们不向你们要,向谁要呢?’ “阿还存在一种不适当地向欧洲发达国家生活水平看齐的思想,如他们在向我们提出援建电视台时说,计划在阿全国实现电灯照明后,做到每个农业社都有电视。而当时在我国,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中黑白电视机的拥有量都少得可怜,更不用说农村了。 “由于阿方领导人存在上述不切实际的想法,所以他们向我国提出了不少极不合理的援助要求。例如,我们帮他们搞了纺织厂,但他们没有棉花,我们还要用外汇买进棉花给他们。他们织成布,做了成衣,还硬要卖给我们,倒过来赚我们的钱。在援助物资的使用上,阿方浪费极其严重。我在实地调查时看到:马路边的电线杆,都是用我国援助的优质钢管做的。他们还把我国援助的水泥、钢筋用来到处修建烈士纪念碑,在全国共修建了1万多个。我们援助的化肥,被乱七八糟地堆在地里,任凭日晒雨淋。诸如此类的浪费现象,不胜枚举。 ---看中国三十年前援助阿尔巴尼亚 李学数
2025-04-08 14:24:09
2025-04-05 17:09:26
2025-04-04 19:3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