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新闻(镜像)
2周前
-
【 #驴友进山千人连夜救援被追偿两万 合理吗?】10月26日,5名“驴友”未听劝阻,擅自前往江西宜春奉新县百丈山未经开发的山区探险被困。救援人员接到报警后立即上山搜寻,触发近千人的救援调度,历经18个小时,最终在修水县境内大潭嘴山间的一处水沟旁,将周平等5名失联“驴友”全部安全救出。11月7日,5名游客获救12天后,宜春市政府召开警示教育约谈会。约谈会上,5人分别签署了《承诺书》与《具结悔过书
【 #驴友进山千人连夜救援被追偿两万 合理吗?】10月26日,5名“驴友”未听劝阻,擅自前往江西宜春奉新县百丈山未经开发的山区探险被困。救援人员接到报警后立即上山搜寻,触发近千人的救援调度,历经18个小时,最终在修水县境内大潭嘴山间的一处水沟旁,将周平等5名失联“驴友”全部安全救出。11月7日,5名游客获救12天后,宜春市政府召开警示教育约谈会。约谈会上,5人分别签署了《承诺书》与《具结悔过书》,称后悔自己的鲁莽行为,并承诺支付2万元救援费用。这是江西省首次尝试对在未开发区域获救的游客追偿。做出追偿决定前,江西省多部门曾进行多轮会商。然而,从内部会商到追偿消息的发布,争议如影随形。“‘驴友’失联事件具有突发性,我们非常担心山地旅游兴起带来的安全和救援问题。”江西省应急管理厅救援协调和预案管理局局长徐长根说,向获救游客追偿不是灵感迸发,而是有意为之。“近年来,一些生态良好的未开发、未开放区域逐渐成为‘野景区’‘网红打卡点’,擅自进入探险、游玩,一旦遭遇山洪、泥石流、坍塌等自然灾害,极易造成人员伤亡,省内外已发生多起‘驴友’和自由行人员遇险被困导致伤亡的事件。”尽管《旅游法》明确了旅游者受到救助后应当支付应由个人承担的费用,但如何界定“应由个人承担的费用”成了法律实施过程中的难题。虽然2018年到2019年间,黄山、四姑娘山、稻城亚丁先后推行了有偿救援制度,但与江西不同,这些地区的有偿救援制度依托景区展开,规避了政府部门出面追偿的尴尬。“把获救者找来,利用警示教育约谈会的机会,先是严厉批评,让他们承认错误,在这种氛围下,要求他们承担一部分费用。”徐长根说,数额最初是按百丈山风景区管委会购买雨衣、食品支出的10.56万元计算的,但周平等人感到很难接受。“就像菜市场,讨价还价没关系,政府做一点妥协也很正常,最终结果双方都能接受就行。”徐长根说,2万元的追偿数额由此而来。在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教授翟向坤看来,由于是先救援、后收费,即便在有偿救援已经制度化运行的景区,事后协商也是常态。这2万元最终由奉新县财政局转给百丈山风景区管委会,用于补偿其购买雨衣、食品的支出。“对政府来说,追偿的这些钱根本不足以弥补支出,但我们的目的也不是补偿支出,而是警示、教育,引导社会公众更谨慎看待未开发区域的游览和探险。”徐长根说。周平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虽然签订了《具结悔过书》,但这更像是与政府达成了一种默契,对于5人支付的2万元救援费用,“并不是处罚,是对政府出动这么多人救我们的感谢”。相关专家表示,在通过救援追偿提高驴友风险防范意识的同时,也可以将资源投入前置,为一些已有的路线设立标识牌、庇护所。更多详细内容请查看原文>> :sys_link: 网页链接 https://3g.k.sohu.com/t/n855876519?serialId=d49a561ae874ea8f8e1b51efc6399ead&showType=news :icon_weibo: https://weibo.com/5890672121/P9OFNm59i#搜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