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包健客2025-03-22 22:42:53生活中有的人看似“情商低”,实则是脑子出了问题? 从脑科学和神经科学角度,聊聊NPD(自恋型人格障碍)。 左图:正常人大脑:前额叶,前脑岛,杏仁核和丘脑,都处于高活跃状态。 右图:NPD大脑:前额叶处于低活跃状态,杏仁核和丘脑处于不活跃状态。 由图可见,NPD的大脑结构明显与正常人不同。 大脑前额叶,负责人的情绪调节、自我控制和决策能力。镜像神经元,负责共情、感同身受。脑岛叶,负责将外界#情商低#脑科学#NPD
向阳乔木2025-03-09 09:34:05“OpenAI的计划是从GPT-5开始,把直觉模型和思考模型统一起来,由系统自己决定是否开启深度思考。” 有意思,真的从人大脑运作角度统一起来了。 系统1:快思考,传统大模型(GPT4.5、Deepseek V3 ) 系统2:慢思考,推理模型(O1-pro、Deepseek R1) 脑科学和计算机科学,互相启发~#OpenAI#GPT-5#直觉模型
向阳乔木2025-02-11 12:44:02人类喜欢故事, 故事就是大脑的春药,“春药”的原理来自于脑科学。 昨天翻了本名叫《写作脑科学》的书,总结下: 讲故事技巧(起承转合): ① 起 ---危险或出人意料的开始。 开头要狠! 抓住读者! ② 承 ---引起读者的感同身受。 共鸣! 共鸣! 共鸣! ③ 转---用“定时炸弹”来炸出期待 悬念! 悬念! 悬念! ④ 合---重重困难和斗争与主角的大彻大悟 高潮! 升华! 结尾要#故事技巧#脑科学#写作
向阳乔木2025-01-31 22:22:04用指定Prompt + Deepseek R1模型,对话能让人笑死。 非常的无厘头+神经病,你还别说,真有可能激发创造性。 比如我问:“人为什么要工作”,神经病金句摘录: 1. 每个职场人同时处于被剥削/自我实现叠加态,只有当外部观察者(HR系统)介入时才坍缩为单一状态 工资条本质是波函数坍缩触发器。 2. 同事的"奋斗表演"会触发β波共振,诱导非理性效忠(日企终身雇佣制脑科学基础) 3#无厘头#神经病#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