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猩猩暴力

1979年, #靈長類 動物學家古德博士(Jane Goodall)發表了一篇將改變人類自我認知的論文。她和研究團隊記錄了1974至1978年間,在非洲坦桑尼亞貢貝國家公園兩個黑猩猩族群之間的,一系列令人髮指的暴力衝突。 #黑猩猩 (Pan troglodytes)和 #人類 (Homo Sapiens)在7百萬年前左右才分化,是人類在靈長類中的進化最近親,共享約98.8% 基因。這份報告嚇壞了第一次完整地觀察到這些近親族群鬥爭的人類。 人類社會的惡意與恐怖不是新聞,世界和平不衝突,那怕只有半天,那才是新聞。但在古德博士這篇論文發表之前,人類一直想像黑猩猩是沒有「黑化」的人類,以為牠們既有靈長類的聰明和創造力,但又有人類沒有的與世無爭﹑溫厚樸實。所以發現這個純真可愛的小堂弟原來面目猙獰,的確把時人嚇出一身冷汗。《國家地理雜誌》當年報道古德的發現:「令人深感不安的是,這些最初展現出非凡創造力與複雜社交能力的黑猩猩,如今卻以一種方式走向『成熟』——這種成熟讓牠們與人類社會產生了驚人的相似性,那是一個充斥著戰爭、領土爭奪與種族衝突的世界。」 如果貢貝黑猩猩的行為展現了牠們的本質,那我們的世界的確處處充滿著我們是近親的證據:種族屠殺﹑戰爭,各種暴力的極端主義,威權與強人政治,弱肉強食的國際關係……進化的痕跡深深嵌在我們的基因裡,就像一早寫好的命運,人類展現過的所有良善﹑愛與美好都是自我感覺良好的戲子行為,一切和平進步的努力都將徒勞無功。 🦍🚶🏻 如果故事說到這裡就完結,那我們應該是注定要投降的。黑猩猩已經在我們的文化想像裡遊歷了相當長的時間,但我們的另一個親戚卻在人類起源的敘事中長期缺席。倭黑猩猩(bonobos)可能是人類理解自己本質的真正關鍵。端傳媒系列評論「 #人類命運不共同? 」今天來到最後一篇,至此,這個系列也完成了從失望到希望,從共同體的破解到共存的建立,從人到「非人」、環境,從哲學到人性和動物性的討論。點擊連結,與麻煩共存,但也不要忘記,我們多次展現過愛的包容性和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