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阳江海陵岛
关注
搜狐新闻(镜像)
1周前
【独家|“超强台风”之后 那些被遗忘在秋天的村镇】近两月,超强台风“桦加沙”“博罗依”、强台风“麦德姆”接连登陆,独立纪录片导演赵玉顺开车从南到北,记录下未受关注的偏远村镇。“桦加沙”过境时,他深入广东阳江市的一座海岛,当地停航、断水断电,陷入24小时失联,农民和养殖户站在解体的棚屋前,面对几十万的损失,生活被连根拔起。9月25日,“桦加沙”过境的第一天,赵玉顺和搭档一早就出发,往登陆点阳江海陵岛赶。当地村民大多是一种沉默的悲伤状态,但手里还在做着事情。除了官方组织的电力、宽带、道路清障抢修,也有很多村民自发把堵路的大树切开,拖走。一个老人家,找不到一棵很大的龙眼树,据说是整个儿飞走了。有位来自浙江台州的大叔,5万多棵甘蔗被台风吹断吹歪。他到阳江已经七八年,还没经历过正面登陆的台风。他刚把“自种甘蔗批发零售”的广告做出来,醒目的红底黄字贴到了皮卡上,还有半个月就能卖。这次台风前,他特意买了钢管,把甘蔗架住固定,没想到连钢管也都被吹倒了,连接处已经弯曲。十几亩甘蔗地,种苗、农药、化肥加上土地租金,不算人工成本,纯投入也有10万块。大叔几乎所有的时间都用来照料甘蔗,把它们当成自己的作品,很自豪,“谁来了不说一声我的甘蔗种得好呢?”他今年68岁,花了一整年时间,马上就要收获,现在什么都没有了。他年轻时当兵,受过腰伤,在老家时天冷常常腰痛。他喜欢阳江这座温暖的海滨城市,决定留下继续种甘蔗,干到75岁。台风登陆当夜,大叔住的棚户房被吹飞了,只剩下钢丝网,生活用品散落各处,一片狼藉。他和两只小狗,就窝在车里过夜。在倒掉的甘蔗地前,大叔请赵玉顺吃种的甘蔗——又高又壮,一掰就断,口感脆甜清爽。“桦加沙”之后,又接连生成了台风“博罗依”“麦德姆”,从湛江徐闻县东部沿海登陆。赵玉顺去到的海边渔村,有的人在塘里养鱼虾蟹,还有人在海边养鱼排、蚝排。一个大叔生蚝跟鱼都养了,他驾船撑一根竹竿去看损失。台风过境,鱼虾都翻起来。许多养殖户是贷款养殖,就等这时候卖个好价钱。鱼排被打烂,养的鱼跑到了公共海域,就没法说是谁的了。与养殖户的心境不同,台风后的海边,一排堤坝上坐满了钓鱼的人,多到都堵车了。他们一小时就能钓到三四条大鱼,有野生的,也有很多是养殖的。钓鱼人“丰收”的景象旁边,就是那些沉默着修补渔排、查看损失的养殖户。一般台风过来,大家直观的感受是在广东、海南等南部地区有严重的影响,但自9月以来,至10月上中旬,黄淮海地区发生罕见的持续阴雨也与此相关。赵玉顺随后去了河南拍摄,以往中秋过后,玉米、花生收完,都着手翻地种麦子了,但今年持续下雨导致耕地积水、松软,收割机无法下地作业,许多农户徒手掰玉米、拔花生。即便从雨中抢收出农作物,依旧面临减产、发霉、生芽等问题。焦作大叔的花生长久泡在湿土里,根都断了,一些花生落在地里很难拔出来。一亩半的花生地,两个劳动力,需要两三天才能拔完。还有一个阿叔,包了200多亩地,已经种了四五年花生,今年算下来要赔钱。他点燃一根烟说,明年不打算种地了,“种着赔着,赔不起了。”拍“桦加沙”的片子发布后,有一个阳江市区的网友说,这个记录不客观,只关注村镇,一点都不在乎市区的情况。他说你知道吗,这场台风吹倒了城里几万棵树,都影响到我明天上班了,我都只能走路去。赵玉顺觉得,这种视角的鸿沟,不仅存在于城市与乡村之间,也存在于边缘地带和风暴中心。对受灾的农民、养殖户和渔民来说,台风过后,一切只是刚刚开始,他们要经历漫长的修复过程。道路清障、电力抢修、宽带维护等公共设施,会得到很多援助,但具体到个人田里的损失、鱼塘的损失,主要还是他们自己在默默承担。赵玉顺说,片子发布后,很多人被种甘蔗大叔的故事打动,想买他的甘蔗,甚至当地电视台也来问他的联系方式,说明这种记录还是有人会看见、会在乎的。除了台风,他还拍过一些气象灾害主题的片子,旱灾、洪灾、火灾,关注村镇中的人。青壮年都在外面,常常是老人小孩在面对,声量也小。没有身处灾害之中的人,很多时候看视频,会说“又是这个题材”。“正因为这样,我才要反复不断地拍。” #洞见计划 更多详细内容请查看原文>> :sys_link: 网页链接 https://www.sohu.com/a/949179157_120146415 :icon_weibo: https://weibo.com/5890672121/QbF1rmyWw#搜狐新闻
超强台风“桦加沙”来袭,西北太平洋风王引发关注· 146 条信息
#台风桦加沙
#阳江海陵岛
#农业损失
#灾后重建
#农村困境
分享
评论 0
0
背包健客
1个月前
网友实拍“桦加沙”登陆阳江海陵岛的画面
#桦加沙
#阳江海陵岛
#台风登陆
#自然灾害
#实拍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