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京零上访

蔡慎坤
5小时前
“枫桥经验”已经根植在这块历经苦难的土地上,沒有人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会走向何方?“进京零上访”并不是一句抽象口号,而是把“零”拆成可量化、可追溯、可问责的十几条硬杠杆,逐人逐案逐环节“算细账”。综合各地实操,核心流程可概括为“清仓—盯人—断链—劝返—销号—问责”六步闭环,每一步都有白纸黑字的指标和时限: 1 清仓:会前40天左右启动“信访积案清零” • 对近三年所有进京、到省、来市登记过的案件重新过筛,建立“红黄绿”台账:红色(已进京)、黄色(有进京迹象)、绿色(暂时平稳)。 • 9×%以上必须在会议召开前15天“实体化解”或“协议息诉”,确实化解不了的,由县级领导签字“背书”并制定一人一策稳控方案 。 2 盯人:把重点对象“画像”后全部纳入公安+信访“双系统” • 个人信息(身份证号、手机、车牌、人脸、亲属关系)录入“重点人员库”,与国家信访局、公安部铁路售票系统、民航离港库实时比对。 • 对红色人员实行“五包一”:1名县领导、1名乡镇书记、1名社区民警、1名网格员、1名亲属共同签字负责,24小时“人随案走、案随人走” 。 3 断链:会议前7天启动“三道过滤线” • 铁路、机场、高速卡口加装“刷证即报警”前端,重点人员一旦购票,属地指挥部同步收到红色预警,必须在发车(起飞)前2小时完成劝返; • 通信管理部门对重点人员手机做“漫入提示”,一旦进入北京基站范围,驻京组立即收到坐标,15分钟内到场核查 。 4 劝返:驻京工作组“前移战场” • 各省(市、县)提前1个月向北京派驻“前方指挥部”,在国家信访局接待司、久敬庄接济服务中心、北京南站等7个“高概率落脚点”设暗岗; • 发现本地籍人员即“三同步”:同步带离、同步拍照取证、同步通知属地后方;对拒不返回的,协调北京警方以“扰乱单位秩序”先行治安拘留,再由家乡干部“接人”带回 。 5 销号:实行“日调度、零报告” • 会议期间每天15:00前,各乡镇通过政务微信或视频点名向县信访局报送《当日重点人员稳控情况表》,无事报“零”;少报一次扣月度考核1分,瞒报进京访一次扣5分并启动问责 。 • 出现进京登记后,立即启动“倒流案”复盘:1小时内查清购票渠道、盯控环节、责任人,24小时内写出《进京非访倒查报告》报省市联席办 。 6 问责:指标直接决定“乌纱帽” • 国家对省、省对市考核实行“双计分”:出现1批4人以下进京登记扣5分,5人以上扣10分;属“特护期”加倍扣分,并取消当年平安建设评优资格 。 • 对发生进京集体非访或“倒流”2次的乡镇、部门,先停职再调查;对包案领导视情节给予党内警告、行政记过直至免职处理 。 通过上述“六步闭环”,把“零上访”拆成可量化的数据链、责任链、考核链,最终形成“人到县、事解决、责到位”的硬约束,确保会议期间北京不出现本地登记上访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