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近炸引信炮弹
关注
韩连潮
6天前
【二战无名英雄引发的联想】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和德国都先后开发近炸引信炮弹,但都未成功。因为美国在太平洋战场上给养军火供应运输队常常遭日本空军打击,损失惨重,美国急需寻求有效办法来保护运输线。英国和美国分享了其不成功的技术,美国则突破了数百个技术难点,最终在1943年完成了近炸引信炮弹的研发和部署工作,开始在太平洋海战中使用。 这种炮弹通过装载于弹头上的液体电池、微型电子元件组成的雷达,在接近目标时自动引爆,而不是依靠预设的时间或撞击,能有效打击敌人目标,从而重创日本空军,导致战机飞行员短缺。日军组成神风自杀队,以突破美军防空网,但近炸引信炮弹也是神风的杀手。在1945年的冲绳战役中,日军一次动用150架神风敢死队飞机对美两艘驱逐舰进行连番攻击,被尽数击落,无一漏网。而在整个战役中,日军出动了1900架神风自杀战机,绝大部分被近炸引信炮弹击落,日本丧失制空权,进而导致日海军最大战舰大和号和大和特攻舰队的覆灭,奠定了抗日战争胜利的基础。 在保卫伦敦的空战中,近炸引信炮弹击落德军V导弹成功率达80%,大幅减少了伤亡和破坏,后来在诺曼底和突出部战役中,美陆军开始使用。也起到了关键性作用,给德军造成重大伤亡。因此这个创新列为仅次于原子弹和雷达的决定性创新,在战胜日本军国主义、德国法西斯事业中功莫大焉。 美国的创新能力在战时尤为突出,当前没有任何国家能与之匹敌或超越。这种能力根植于社会与民间,是一种独特的美国基因与文化,与国家主导下的指令式创新不可同日而语。每年,美国全国各地举办的少儿科技项目大赛生动展现了这种巨大的创新文化与潜力。每个项目吸引数万名儿童参与,他们凭借创新技能竞相争胜。每次目睹这一场景,我都深感震撼:这些孩子从小就敢于挑战权威、无惧失败、勇于另辟蹊径,没有什么是他们做不到的。我的感慨还包括,若中共不自量力,误以为能如昔日日本军国主义般可以挑战美国,必败无疑。因为一旦美国社会的巨大潜力被激发,便能战胜一切敌人。若认识不到这一点,盲目相信“东升西降”,必将铸成历史大错。
#二战
#近炸引信炮弹
#美国创新
#太平洋战争
#神风敢死队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