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拟人化

一个Vibe Builder的终极摇摆: 状态一:卧槽,见证神迹!是我看见时间线上那一个个闪亮的demo或vibe或hype; 状态二:淦,人间炼狱!当我一个月企业调研看到的AI落地惨状,甲方看到的智能不忍目睹,乙方面对LLM的幻觉已经魂飞魄散; 同样是面对着这个叫“LLM”的神/兽,为什么有些人的体验是“如沐春风,效率飞升”,而我们这些搞Agent的,体验却是“血泪交织,九死一生”? LLM之神——那与生俱来的两大“原罪”: 1.“缸中之脑”的诅咒(上下文窗口有限): 它的记忆,比金鱼还短。它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小小的、临时的“上下文窗口”。聊着聊着,它就能把自己五分钟前说过的话忘得一干二净。它是一个活在永恒“当下”的失忆者。 2.“提线木偶”的宿命(单轮次交互的激活路径单一性): 它没有自发的“意图”。你不戳它(Prompt),它就绝不动弹。它的一切行动,都只是对你这单一“激活”的最优回应。它是一具被动的、等待指令的提线木偶。 而我们“agent工程师”的天职,就是为了克服这两大原罪。 我们的工作,就是为这个失忆的、被动的、活在语言洞穴里的“神”,打造一个能让它“看似”拥有了记忆和主动性的——外部世界模拟器。 面对这从未有过的异类心智,我们要不就是心理投射过多,过度拟人化;要不就是彻底失守,躺平等AGI,过度神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