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联网安全

转:远端控制功能让开车像玩游戏,但也让你变成「数据奴隶」。在2025年,随着5G普及,这问题只会更严重。 远端控制功能的车子一定不能买?揭开隐藏风险与避坑指南 在电动车与智慧车时代,远端控制功能听起来超方便:用手机App就能锁车、启动引擎、调整空调,甚至追踪车辆位置。但这项「黑科技」背后,藏着让人毛骨悚然的隐私泄漏、骇客攻击与厂商操控风险。不少消费者买了车后,才发现「这车不完全是我的」厂商随时能远端锁定、限制功能,甚至要额外收费解锁!如果你正考虑买有远端功能的车,告诉你为什么要三思,以及如何避坑。 为什么远端控制功能是把双刃剑? 远端控制依赖车联网(Connected Car)技术,车子像手机一样上网,接收云端指令。这带来便利,但也开启了潘朵拉盒子: 1. 隐私与安全大漏洞:你的车子可能在「偷听」你。位置追踪、行驶习惯、甚至车内对话,都可能被上传到厂商伺服器。2023年特斯拉骇客事件中,黑客透过App远端解锁并操控车辆,导致车主财物损失。更可怕的是,中国新能源车厂如小鹏、理想汽车,常被指控远端锁车:若车主欠费或违规,厂商直接「断电」,让车子变成废铁。想像一下,你在高速公路上,车突然锁死这不是科幻,是真实案例! 2. 厂商的「隐形合约」:买车时,销售员不会强调:远端功能需绑定App,且厂商有权远端更新软体、甚至禁用部分功能。中国市场更夸张,有些车厂要求每月付「电池租借费」800元,否则远端锁电池,让你开不了车。台湾消费者也该警觉,进口电动车如特斯拉、BMW i系列,都可能面临类似问题软体更新后,某些功能变成付费订阅。 3. 骇客天堂:根据资安报告,车联网攻击在2024年激增30%。黑客能透过蓝牙或Wi-Fi入侵,远端煞车、转向,甚至引发车祸。美国NHTSA(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已警告:远端功能是骇客首要目标。欧洲GDPR法规严格管制,但亚洲市场还在追赶,风险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