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AI技术
关注
小互
1周前
Hume AI 的语音转换功能 有点神奇 只需一次录音,即可将你的声音转换成任何你想要的声音 转换后语速、发音和语调和你自己的声音保持一致... 魔法...
#Hume AI
#语音转换
#声音克隆
#AI技术
#积极
分享
评论 0
0
辛宝Otto-Web Worker Podcast
1周前
新节目预告,明天发布新一期节目,这次不聊技术,我们和北京三甲医院的张医生一起聊了聊疼和痛的话题,身体、精神、心理不同的角度看疼痛对人的影响,很不一样的视角。 我们也和他聊了聊 web 前端、ai 技术发展。
澎湃AI新闻合辑:未来科技与社会热点交锋· 106 条信息
#新节目预告
#疼痛
#张医生
#web前端
#AI技术
分享
评论 0
0
Geek
1周前
据说是 Gemini 3.0 Pro 的天气卡片,还有音效,这效果有点过于牛逼了。 ⛅️
Google Gemini 2.5发布引发AI模型性价比热议· 285 条信息
OpenAI新德里发布会:ChatGPT语音翻译功能引发热议· 661 条信息
#Gemini 3.0 Pro
#天气卡片
#音效
#牛逼
#AI技术
分享
评论 0
0
自由李亿freeliyi
1周前
有推友问我是否难受 我作为一个搞技术的人 我从来相信ai的能力 这也是为什么gpt出来后我就立马决定重新回技术方向 因为那时候我用了一个斯坦福背景的写作软件 叫sodo write 那时候它虽然不咋样 但每次都能感觉它学习得更好 我就突然意识到 我以为能深耕一辈子的写作行业会很快消失 这种碾压是不可阻挡的 那我宁愿离它近一些,主动使用它
OpenAI GPT-5发布引发用户不满,阿尔特曼回应质疑· 143 条信息
#AI技术
#GPT
#写作行业
#技术转型
#未来趋势
分享
评论 0
0
宝玉
2周前
很荣幸被评选为微博2025最具影响力AI大V,还是写点什么感谢一下支持我的网友和新浪微博平台。 特别喜欢今年微博V影响力大会的那句 Slogan:“尽兴分享 自成影响”,因为从2010年注册了微博到今天,这8个字就是我微博账号成长的真实写照。我一直在“尽兴分享”,分享生活、分享技术和管理经验、这几年集中分享 AI 资讯和技术,不知不觉也从最开始只有少数好友互动,到如今的百万粉丝的大v。 我从来没有把成为百万粉丝大v作为我的微博目标,作为个个人账号也没有学习研究过运营技巧,对我来说它只是“尽兴分享”一种结果——“自成影响”!当然更多的是幸运,赶上了 AI 爆发,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给了我很多正向的反馈,让我在分享之余,也收获了很多:善意的支持、不同观点的碰撞、流量和声誉。这些都给了我动力持续的创作和分享。 有人问过我为什么会每天坚持写微博? 其实我单纯的只是为了践行费曼学习法,尤其是在 23 年 AI 让大家都很焦虑的时候,我也很焦虑,所以拼命的去学习 AI 知识,以前都是偏应用技术,AI 对我来说是很遥远很高深的事情,于是我想通过微博分享学习心得、实践经验的方式来倒逼着我学习,这能帮助我快速掌握 AI 技术(本质上就是费曼学习法)。 这样实践下来效果真的很好,我一边学习提示词一边分享我试验出来的提示词,一边学习实践 RAG 一边写 RAG 的技术文章,每一次写作都让我对这些技术有更深入的领悟,意外的还让我成为微博上第一批大量分享 AI 资讯和技术经验的博主。 包括我在 X 上的账号也是因为“尽兴分享”跟着一起“自成影响”,因为当时我发现学习 AI 知识了解 AI 资讯 X 上是最好的,要在微博上分享更多优质内容,少不了要去 X 上收集信息,所以就开始启用了好多年不怎么使用的 X 账号,开始同步分享,跟着吃了一波 AI 增长的红利。 当然影响力和流量也是双刃的,当有了流量和粉丝数,就难免也会在意流量的涨跌;流量上来负面评论也会多起来,甚至会影响情绪。 我也是花了一些时间才慢慢调整过来,负面评论拉黑是最简单直接的,所以我个人介绍里面至今保留了一句:不争论只拉黑。总的来说微博环境相对还是不错的,微博在这方面确实花了不少精力,很多地方比 X 做的要好,另外关注 AI 的人群整体素质也相对要高很多。很多时候遭遇负面评论,最让我暖心的是很多站出来留言支持我的网友,感谢你们🥰! 对于流量这事,一个本身我也没有那么在意,另外也慢慢有了自己稳定的和高效的创作模式: - 每天大量阅读推文和资讯(我的信息来源主要是 X 的推送和 Hackernews),一部分有价值的借助 AI 翻译或者总结发布 - 大量的实践 AI,应用 AI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随时将学到的心得和经验分享 - 基于和用户互动的内容创作,比如代表性的问题解答或者感想 - 定期将自己阶段性的思考写成原创的内容 作为一个 AI 博主,自然也少不了大量应用 AI 来帮助提升运营效率。我有各种不同的提示词来帮助做不同的任务,比如翻译的、总结的、看论文的、画图的、视频转文字的等等,作为一个程序员出生的博主,更是可以借助程序来写一些工具,比如我有一些自己用的网页转Markdown、视频翻译的工具、长文翻译、排版的工具。不过现在,更多是直接借助各个 AI 工具结合提示词就足够了。而且绝大部分我用到的提示词都分享过的。 也许将来我没办法做到像这几年一样一直高频度写作,但应该还是会坚持“尽兴分享”。 谢谢你们对我的支持,也希望你能“尽兴分享 自成影响”!
#微博AI大V
#尽兴分享
#费曼学习法
#AI技术
#正向反馈
分享
评论 0
0
Ken Wong
2周前
当你的AI又出现幻觉
AI技术引发伦理争议,专家呼吁加强监管· 18 条信息
#AI幻觉
#人工智能
#AI技术
#数据偏差
#技术风险
分享
评论 0
0
小牛OTC
3周前
OPENAi 浏览器😜😜😜😜😜🥹🥹
#OpenAI
#浏览器
#AI技术
#创新应用
#积极
分享
评论 0
0
bmwmengwei
1个月前
Sora Watermarker – 为任意视频添加 Sora 水印
AI视频井喷:Midjourney领跑,多模态混战· 313 条信息
#Sora
#视频水印
#AI技术
#内容安全
#创新应用
分享
评论 0
0
Y11
1个月前
站在技术发展的长河边,我们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生产力变革。 当AI技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渗透各行各业,软件行业首当其冲地迎来了从"规则驱动"向"智能驱动"的深刻转型。 这场变革不是简单的工具升级,而是整个行业底层逻辑的重构,其速度之快、影响之深,都在宣告一个时代的终结与新秩序的开启。 回顾软件发展的历程,我们曾长期困在"数据利用率"的泥沼中。 早在多年前,NLP技术、神经网络模型就被尝试用于挖掘用户数据价值,但其高昂的资源消耗和技术门槛,让绝大多数产品只能停留在"数据收集"的初级阶段。 以邮件产品为例,传统设计中,"已读未读"状态、分类标签等功能,本质上是将用户信息的处理权牢牢掌握在人工规则手中。 而实际上,邮件服务商手中积累的海量用户行为数据——包括邮件往来对象、阅读时长、附件处理习惯等——早已具备构建智能分类系统的潜力,却因技术成本和开发周期的限制,始终未能真正释放。 AI技术的突破,正在打破这一困局。 当机器学习模型能够通过用户数据持续迭代优化,数据本身就成为了产品最核心的"性能资产"。 一个AI助手使用的时间越长、处理的交互越多,其对用户习惯的理解就越深刻,形成的"数据壁垒"也越难以撼动。这种转变彻底颠覆了传统软件的迁移逻辑:过去用户切换平台,只需完成数据格式的转换(如歌单导入、通讯录迁移),而现在,当用户习惯了AI带来的个性化服务,那些隐性化在交互体验中的数据资产,会成为难以复制的竞争优势。这种"体验粘性"的形成,正在加速行业从"百花齐放"向"头部集中"的演变,也让"寡头效应"成为AI时代的必然趋势。 更深刻的变革发生在用户体验的形态上。传统软件的界面设计,本质上是规则的可视化呈现——一个按钮的位置、一段文案的措辞、一个弹窗的逻辑,都需要工程师通过代码精确定义。这种"固定化设计"不仅导致开发成本高企,更让产品难以适配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而AI技术正在将UX设计从"规则依赖"解放出来,转向"指导准则驱动"。当用户查询机票时,AI可自动生成符合行业规范的信息展示界面;当用户确认酒店订单,系统能根据品牌VI自动匹配视觉风格。这种"动态生成"能力,让软件既能满足标准化需求,又能实现千人千面的个性化体验,极大拓展了设计的可能性边界。 技术演进的不可逆性,往往在应用普及后才显现其真正的力量。当用户习惯了AI助理"秒懂"需求的便捷,当智能推荐系统总能精准预判期待,当动态界面能随场景自动调整,他们便再也回不到面对冰冷规则的从前。未来的软件交互,将更像与一位"懂你的伙伴"对话——它不仅能处理事务,更能理解情绪、预判需求,这种情感化、智能化的体验,正在重新定义人与技术的关系。 技术浪潮奔涌向前,没有人能逆转其方向。对于软件行业而言,AI不仅是工具的革新,更是思维方式的重塑。那些能率先拥抱数据价值、构建智能体验的企业,终将在这场变革中占据先机。而我们每个人,都已身处这场变革的浪潮之中,唯有理解趋势、拥抱变化,才能在新的技术生态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这或许就是技术进步最真实的意义——让复杂的世界,因智能而变得更简单、更懂人。
#AI技术
#软件行业变革
#用户体验
#数据驱动
#智能化
分享
评论 0
0
网易新闻-鲁中晨报
1个月前
朝鲜大方展示新型无人机,这次没打马赛克,金正恩很满意,还特别提到AI
朝鲜大方展示新型无人机,这次没打马赛克,金正恩很满意,还特别提到AI,朝鲜,金正恩,无人机,朝中社,高超音速导弹
#朝鲜无人机
#金正恩
#AI技术
#军事展示
#积极
分享
评论 0
0
红网-经济日报
2个月前
AI技术之光照进“无人家务”梦想
当AI技术在“家”的命题上不断探索,人类与家务劳动的关系图谱不断被重塑——“无人家务”的时代已到来!
AI技术引发伦理争议,专家呼吁加强监管· 148 条信息
#AI技术
#家务劳动
#无人家务
#技术探索
#未来
分享
评论 0
0
卫斯理
2个月前
今天看xx博士的youtube视频里面提到一个概念 “dead internet” - 死网 随着AI技术的发展,网络上大部分内容都是AI生成的,就连互动也是AI bot做的,互联网也就慢慢死掉了 想到前几天看到一个笑话 “求职者用ChatGPT写简历,HR用AI筛选简历,看似两者都做了事情,实则两者都没做事情,求职者得不到工作,面试者招不到人……” 感觉这个恐怖的未来即将到来,而我们这些每天都在写东西的人算不算最后一波对抗死网(dead internet)的人呢? 不过我也觉得网上的大量内容已经没什么实质价值了,上网获得有价值的信息还真不如看几本经典著作。 后续计划尝试offline索取信息,阅读经典的实体书,练习写作与思考,做AI时代的自由人……
#AI技术
#dead internet
#内容创作
#信息价值
#offline学习
分享
评论 0
0
中新网-中国新闻网
2个月前
(经济观察)中国企业出海:从“输出产品”到“组建生态”
2025 Inclusion·外滩大会13日闭幕,科技企业出海成大会热议话题。多位与会专家指出,中国企业出海已进入以“全球企业公民”为核心特征的时代,不仅商业模式全面升级,而且在人工智能(AI)技术和本地化战略等方面寻找新机遇。
#2025 Inclusion·外滩大会
#科技企业出海
#全球企业公民
#AI技术
#本地化战略
分享
评论 0
0
中新网-中国新闻网
2个月前
全球首富短暂易主,背后是AI技术的红利兑现
DeepSeek数据泄露:德国下架,信任崩盘· 427 条信息
中国DeepSeek引发美国科技股暴跌事件· 164 条信息
#全球首富
#AI技术
#红利
#经济
#积极
分享
评论 0
0
X.trader 华尔街观察
2个月前
我七月初考察完美国几大城市群,就说过这个结论:美国没有通胀风险,大量产品生产在本地化;AI正在让美国企业减员增效。美国投资和创业高潮正在兴起。这个结论被木头姐证实。 ……木头姐在All-In活动上大胆判断:美国GDP增速可能加速至7%左右,通胀率则趋于零。 多个突破性技术平台融合在一起,将大幅提升生产力。她认为,未来四到五年,Mag-7的风头将转向中小型创新公司。
#美国经济
#通胀风险
#AI技术
#生产力提升
#木头姐
分享
评论 0
0
池建强
2个月前
nano banana 的生图质量在迅速提升,上周比 GPT 还差很多,这周已经很难分辨了。
#nano banana
#生图质量提升
#GPT
#AI技术
#图像生成
分享
评论 0
0
Inty News
2个月前
完了,大量刚刚启动的浏览器自动化企业要倒闭了。 Claude AI 推出浏览器自动化。
AI编程工具激战:Claude Code、Gemini Cli崛起· 1175 条信息
#浏览器自动化
#Claude AI
#企业倒闭
#负面
#AI技术
分享
评论 0
0
勃勃OC
2个月前
?Open要到$8?
#OpenAI
#OpenAI价格
#GPT模型
#AI技术
#价格上涨
分享
评论 0
0
Y11
2个月前
最近看出新发社招、校招、实习岗真的很多。 我们从数据可以看出几个关键词:AI技术、AI Agent、投流营销、短剧、AIGC、机器人几个方向,被越来越多的公司需要。岗多,收入高,人少,大家速来。
澎湃AI新闻合辑:未来科技与社会热点交锋· 106 条信息
#AI技术
#AI Agent
#投流营销
#短剧
#AIGC
#机器人
#招聘
#高薪
分享
评论 0
0
indigo
3个月前
七月的“真”线下直播,没有到场参加 INDIGO 科技加速派对的同学,上半场的字幕版回放视频剪辑完成✅ 完整版戳评论中的油管链接⏩ 本期聚焦 AI 技术的最新突破与社会影响。从视频生成技术的飞跃进化,到 AGI 时间表的加速推进,从白领工作面临的结构性冲击,到 Agent 网络时代的来临。通过最新的数据报告与趋势分析,揭示当下 AI 发展的真实图景,并探讨了个人与组织在这场技术革命中的生存策略🤔 就像 Sam Altman 在「The Gentle Singularity」一文中描述的:我们已越过“事件视界” —— 过去最难的科学突破已取得,后续的进展将主要依赖规模和工程迭代!但我们的社会显然还没为这种已经到来指数变化做好准备 。。。
#AI浪潮:重塑就业,风险暗涌?· 124 条信息
#AI技术
#AGI时间表
#技术革命
#社会影响
#未来已来
分享
评论 0
0
小隐新十年(Feng Wang)
3个月前
更新/什么是百年未有的金融游戏大变局?要论游戏中的精神内核,文化只是表皮,敢于定义玩法和系统规则是才是游戏工程的灵魂。纵看历史,必然是一个大时代涌现一种新玩法,荷兰人发明股票,与公司这一新物相伴相随。英国人,在工业革命浪潮中成为先锋,离不开信贷银行服务业的配套。美国人,从个人电脑时代起步,无论是风险投资和今天的加密货币革命,都走在世界前面。如今,积极的加密货币政策,一旦和AI技术和产业浪潮充分结合,必然是风助火威。游戏玩大了。
币圈“1011”六倍崩盘:高杠杆爆仓潮,谁在裸泳?· 6124 条信息
#金融游戏
#加密货币
#AI技术
#时代变局
#积极
分享
评论 0
0
东方网-上观新闻
3个月前
24岁的她用微笑面对牺牲,AI再现烈士冯铿的血色青春 |...
#烈士冯铿
#AI技术
#青春再现
#牺牲
#微笑
分享
评论 0
0
StarKnight
4个月前
有了AI之后,客户写来的求情、讨价还价英文邮件越来越文采飞扬、声泪俱下了。
#AI技术
#邮件写作
#客户沟通
分享
评论 0
0
Followin 华语 - 热点风向标🫡
4个月前
📢Followin 交易策略广场火热上线:AI甄选 + 降噪 + 解读,一键捕捉赚钱 Alpha! 6月18日!Followin全新推出“Alpha信息聚合板块”,其中!全新改版,强势引入AI能力的“交易策略广场”不容错过! “交易策略广场”是一个专为二级市场交易者打造的、AI驱动的策略聚合平台,可实时追踪全球顶尖交易员的操盘思路。通过尖端AI技术,从万千信息中帮用户降噪,只留下真正的Alpha,让专业交易员为你“打工”! 一句话总结:这是二级交易的最强“AI助手”! 无论你是二级市场的短线猎人、长线投资者,还是链上Meme玩家、DeFi套利达人……这将是你横行Crypto的终极武器。 快来加入,开启Crypto交易制胜之旅! ✅Web端直达链接: ✅Followin App 下载:
#Followin
#交易策略广场
#AI技术
#Alpha
#二级市场
#信息聚合
分享
评论 0
0
Tom Huang
5个月前
Minimax 开源世界首个长上下文推理模型 -Minimax-M1⚡️ - 1M token 输入,80K Token 输出 - 最强开源 Agentic 能力模型 - 仅 50 万刀 RL-based 训练成本效率
MiniMax M1发布:开源长上下文推理模型引发AI领域震动· 23 条信息
#MiniMax
#长上下文推理
#开源模型
#AI技术
#agentic能力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