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用户探索
关注
Shelly
4天前
这两天又看到几波产品发布。 timeline 上同时出现整齐划一的震惊体推广。我知道这是常规操作,就是还是有点不适应。 大模型和 agent 特别容易这样推。 因为能力太抽象,你说它 “理解更深” “推理更强”,谁也没法立刻验证。所以 “颠覆性” “革命性” 这些词就很好用。 工具型产品会好一点。至少会有人写使用反馈。 但仔细看,这些反馈都在讲品牌方预设的卖点。 “提升效率” “节省时间” “优化流程” “完成了不可能任务”。 说的都对,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我理解为什么会这样。 这个行业太挤了。大家在做类似的事,不喊大声点,谁看得到你?投资人要数字,团队要增长,产品还没完全 ready 但窗口期不等人。 仿佛诞生于大力出奇迹的模型自己也被训练出这种焦躁,希望立刻获取用户注意力的文字输出,急切希望能讨好一切。 都急。都没错。 但用户也会累。 今天你说突破,明天他说革命,下周又有新的突破。看多了,就麻木了。最后大家都在喊,但没人在听。 而且这样推,会错过一些东西。 你知道 Excel 刚出来时,没人想到会有人用它画画、做游戏。 Notion 最初只是笔记工具,现在有人用它管公司、建数据库。 很多工具最有价值的用法,是用户自己发现的。 有人把自动化工具串起来做了个意想不到的流程。 有人发现某个功能组合起来,能解决一个从没被正视过的痛点。 有人用你完全没想到的方式,把产品用到了另一个领域。 这些才是真实的惊喜。 但它们很难被 “设计” 出来,只能被 “发现”。 现在的推广都在说 “你应该这样用”。 但如果每个人都按同一套话术在用,其实挺无聊的。 产品真正活起来,是用户开始玩出花样的时候。 所以也许可以换个思路: 别急着告诉用户答案。 而是给他们空间去探索。 那些不在计划内的尝试,那些 “哎,原来还能这么用”的发现,可能才是产品真正的潜力。最近也看到几个挺好的用心使用产品的推广例子。 不知道行业会往哪走。 但我希望,几年后回头看,timeline 上不只是一波波整齐划一的发布。 还能看到很多乱七八糟的尝试。 看到用户说 “我用它做了个奇怪的东西”。 看到那些完全没被预设的用法。 那才是真正的生长。
#产品推广
#用户探索
#创新用法
#行业焦躁
#真实生长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