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现收现付制
关注
Colin Wu
1天前
听期播客,说法国养老金问题全世界最严重(和韩国),完全依赖年轻人交巨额养老金税负,填补老年人窟窿。 记得在北京刚毕业入职,听说自己基本工资只有 2000 块,而某老师退休工资高达 2 万,阶级愤怒马上来了。现在住在香港,HK 的养老金制度又是法国的最极端对立面,蛮有趣的。 用 GPT 研究讨论了下,分享信息: 法国是“最富的穷老人国家”——福利慷慨、制度臃肿、改革困难、财政压力全球前列。 法国养老金支出占 GDP 的约 14%(OECD 数据),在所有发达国家中几乎最高。法国每赚 1 欧元,就有 0.14 欧元用于养老支出;且生育率降低,寿命增加,缴的人越来越少,领的人越来越多、领得越来越久 法国长期存在“42 个独立养老金计划”,包括公务员、铁路工人、电力工人、律师、医生、艺术家等。这些制度差异极大:有人55 岁退休,有人必须工作到 67 岁。每次统一改革都引发全国性罢工。2023 年政府强行推动退休年龄 62 → 64 岁,引发全国大规模抗议。 法国主要仍是“现收现付制”(Pay-As-You-Go),几乎没有巨额积累基金。不像荷兰、加拿大、丹麦那样有长期投资型养老金基金。因此对经济波动极度敏感,一旦就业下滑或财政紧缩,系统立即吃紧。 有趣的是,我所居住的香港和和法国是全球养老金制度光谱的两个极端端点: 一个是“财政极度健康但个人保障极弱”,另一个是“个人保障极慷慨但财政极度危险”。法国的逻辑:“退休是权利,国家必须保障。”结果:国家被掏空,但老年人活得安心。香港的逻辑:“退休是个人责任,政府只提供规则。”结果:政府很稳健,但很多人老了发现钱不够。 香港养老制度核心是强积金(MPF, Mandatory Provident Fund);每个在职者和雇主各自缴纳月薪的 5%,存入个人账户,自负盈亏、自己积累;政府只承担最低保障(如“综援计划”),并不为大多数人提供固定养老金。 这套制度的特征是:财政负担极轻,政府几乎不需要补贴;市场导向强,养老金资金进入资本市场投资,长期收益取决于市场表现。 中国大陆和台湾则介于法国与香港之间:中国大陆是政府主导的社会统筹 + 个人账户制的混合体,人口结构恶化,缴费人数减少,支出快速增加,养老金收支缺口扩大,多省份已经靠财政补贴维持,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高企业职工低,城乡差距巨大,财政压力在未来 10–15 年会越来越明显;政府已经开始推动改革,包括延迟退休、发展企业年金与个人养老金。台湾与法国类似,现收现付制,劳保基金多年来入不敷出,长期预测在 2030 可能破产;政府尝试通过延迟退休、调整给付公式、增加保费来缓解危机。 播客:
#法国养老金问题
#香港养老制度
#现收现付制
#养老金改革
#财政压力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