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教育

作为一个在国内参加过高考,勉强也算是卷到前排(和勃勃立党Peter Lin这种没法比)的人,同时,现在移民澳洲,在澳洲生儿育女,孩子也准备开始读小学的人,可以说对教育模式是比较有发言权的。 中国人之所以迷信高考,因为对于绝大部分老百姓来说,高考是唯一的翻身途径,不参加高考,不考一个相对好的大学,参与分蛋糕的概率无限接近于零。 所以底层屁民为了翻身,中产阶级为了不阶层滑落,自然是拼了命的卷高考。 卷的人越多,高考的题型就越怪,学生越卷,就越是搞课外班,搞超前学习,学校为了抓成绩,必然搞军事化管理,只要你想考大学,就有一万种办法收拾你。 高考工厂,安徽毛坦厂中学就是脱胎于这种制度下产生的高考工厂,来这里的学生,就是,卷,熬,军事化,考大学,真考上大学以后,能不能找到好工作,能不能赚到钱,能不能过一个快乐的人生,就是另一回事了。 澳洲等发达国家的教育模式,被很多小粉红嘲讽为“快乐教育”,然后同时意淫,澳洲的私立学校,一定和中国一样狠狠地卷,狠狠地做题吧。 事实上并没有,私立学校,说穿了就是资源可能更多一些,或者规矩严格一点。但是,在做题量方面,澳洲私立和澳洲公立基本没区别。在澳洲,除非你是走竞赛的,否则你的做题量,极低,为啥? 因为没必要啊,绝大部分人,只要你不乱来,都可以读大学,大学本科也无非是通识教育,说穿了,就是培养一个会干活的人,对于社会来说,绝大多数人,无非也是会干活就行。每个人都是杨振宁,可能么? 说难听点,对于澳洲人,大学,又不是啥金贵玩意,你卷个屁啊。 哪怕你不读大学,学个技工,只要肯干,日子也不会差就是了。 虽然我一直以农村做题家自居,但是这个词确实不是啥好词,这是一种牛马的烙印,只不过受烙印的牛马多了,牛马开始以自己能挨更大的烙印为豪了。 类似的,退伍老兵一喝酒,最喜欢吹的牛逼,就是当年自己有多么多么辛苦。。。但是你问他这个辛苦到底有啥意义,一个个都不说话了。 确实有士兵因为吃了苦,受了罪,然后获得了提拔,改变了命运。 也确实有苦逼学生吃了苦,受了罪,考上了好大学,改变了命运。 但是绝大部分人,并没有在这吃苦受罪中,得到任何益处。得到最大益处的,恰恰是分蛋糕的人。当然,这就是不能说的秘密了。
我认识的很多华人家长都有一个观点,澳洲学校九点开学三点放学,学的太少了,想脱颖而出就得去外面补课。 我对他们说,如果澳洲也和中国一样,全民卷,你怎么保证你家孩子补补课就一定能脱颖而出? 有人问了,那普通白人为啥不卷,他们不想孩子出人头地当人上人嘛? 要回答这个问题,先回答另一个问题,为什么绝大部分中国人都在疯狂的卷。 这个问题也是我上班的时候,一位白人大姐问我的,说你们中国新移民为什么都这么努力工作? 原因自然是大部分老中人在金字塔社会下成长,每个人都必须向前冲才能生存下去。更何况在澳洲走技术移民拿身份的,本质上已经筛选过一批了。说难听点,基本都是卷王。到了发达国家,不卷白不卷,澳洲本地人三点放学,好机会,你学到五点不就行了。就这,都已经比国内毛坦厂中学半夜12点睡舒服多少倍了。 普通白人之所以不卷,原因也很简单,良好的分配制度保证了只要肯做,日子总过得还行,那我折腾个啥读书,差不多得了呗。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别看老登没文教,可是老登有选票,民主制度保证的不就是底层人的生活么?从这一角度,想当人上人,还真就得去光之国。但是别看华人家长嘴巴上说澳洲卷精英教育多累多累,真让他们回国卷毛坦厂做题大法,绝对是不愿意回去的,身体还是最诚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