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民航乱象
关注
搜狐新闻(镜像)
5小时前
【 #航班300个座位只有十几个可免费选 航空公司大比例“锁座”引质疑】本来已划分好座舱等级并按等级售了票,却还要在旅客值机选座时加一道“锁”,让旅客付费或花费积分开“锁”……近年来,一些航空公司饱受诟病的“付费选座”业务不仅没有收敛,反而在争议声中愈演愈烈,俨然成了“行业惯例”。旅客王女士反映,日前她购买了某航司一趟由大阪关西至北京首都的航班经济舱机票,机上共有约300个座位。她在线上选座时显示登记序号为第34,可发现“已被选”座位却高达140余个。她看到,此时这趟航班线上值机开放的可选座位仅占总数的40%为116个,这116个座位中免费的座位仅有14个,且多集中在后排中间位置,其余的要支付35元、70元或140元不等费用(或等值积分)才可选用。记者查阅相关资料发现,在线机位预定服务刚推出时,主打的是“便民”“节约资源”,可这一初衷,后来在一些航空公司变了味。2015年左右,国内一些航空公司推出了“付费选座”项目,并美其名曰“个性化服务”或“细分服务层级”。自此,旅客陆续失去了同等座舱不花钱就可以公平自主选择座位的权利,“增值服务”逐渐变成了“增值业务”。一出现就饱受争议甚至涉嫌违法的付费选座,为何能成为“行业惯例”?记者查阅发现,2016年,中国联合航空公司的“选座收费”项目,曾受到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处罚。当时北京市发展改革委认定中国联合航空公司“自立收费项目收费”,违反了价格法中关于政府指导价的规定。但此后,各航空公司的有关“付费选座”业务,却鲜有受到处罚。相关航司重视逐利而轻视舆论监督,从表面上看,尴尬的是舆论,无助的是旅客,但实际上,暴露出航司的任性。面对航司大比例“锁座”涉嫌违规,相关部门应及时介入调查,以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民航市场秩序和行业形象。当前,面对高铁等竞争,国内民航业唯有改善服务、规范运营,才能提升竞争力,而不是通过大比例“锁座”行为“薅”消费者“羊毛”。更多详细内容请查看原文>> :sys_link: 网页链接 https://www.sohu.com/a/935909616_121332524 :icon_weibo: https://weibo.com/5890672121/Q56gt73Gi#搜狐新闻
#付费选座
#航空公司锁座
#消费者权益
#民航乱象
#负面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