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登录
#文化建构迷茫
关注
佛瑞德里希4th😷
4个月前
我们今天看到的,在许多欧美国家出现的“乱象”,正是文明从旧稳态向新稳态跃迁时的动荡,是文明的自维持机制尚未成熟,在文化建构领域仍陷于迷茫的表现。 是的,每个族群的文化特色都有权被保留,但同时,每个族群的文明程度都有必要提升,要求一个民族不再吃人、打老婆、虐待孩子,不是“文化灭绝”。 把出于义愤对各种暴行恶行的指责说成“种族歧视”的日子该过去了! 把文化特色当成兽行遮羞布的日子该过去了! 是的,中国人吃孩子吃了几千年,易子而食,折骨而炊,以割股疗亲、埋儿奉母为美德,他们把襁褓中的孩子卖掉,把半大不小的女儿卖掉,这一切被视为天经地义理所当然,被看成父母的正当权利。 但吃孩子是文明人该做的事吗? 不让吃孩子就是歧视,就是文化灭绝吗? 这显然是荒谬的。 我以简中推友最熟悉的中国传统文化为例,是为了让大家更容易理解,在表面上的观点撕裂之下到底发生着什么。 当文明需要完成跃迁,为了让文明进入新稳态,文化就需要完成新的建构,每种希望在新稳态里有存身之地的文化都需要完成文明程度上的自我更新,需要让自己变成一篇又一篇为选择了繁荣模式的本族群新生代的生活方式进行辩护的,新一代人的辩护词。 当它是新的生活方式的辩护词,它才能成为新生活方式的自维持机制,并令新生活方式成为社会的新常态。 这不是强者的要求,不是“美帝国主义霸权”的要求,这是作用于一切复杂系统的客观规律的要求。 不要以为基督教就没有经历过自我更新,自己翻开圣经看看,旧约和新约,难道没有不同? 有些族群在机缘巧合下先完成了文化更新,你没有观察到他们的更新过程,这并不等于说想进入文明的新稳态,更新是不必要的。 更不等于说,如果你把目光投向全人类的文明转型,全人类所有族群共建的文明新稳态,每个族群都需要完成自己的文化更新,改变那些在“人吃人”尚有必要性的时代形成的伤害链传统,放弃对等级制的坚持,放弃对弱者的霸凌,放弃对下一代的阉割,这件事是不必要的。 如果要求一个生活在现代的族群走向文明就是对其进行种族灭绝,那我真的要说,“有的村子就让它消亡吧”。 让它因为被自己的年轻一代抛弃,因女孩成了打工妹,男孩成了打工仔,在更容易谋生的地方有了新家而消亡吧! 不然呢? 让它继续吞食一代又一代年轻的生命,把无辜的婴孩锁死在贫穷、愚昧、失权的生活方式里吗? 现代文明,正要求每个族群“成为更好的自己”。 人类社会想进入繁荣模式这个被我称为文明2.0的新稳态,需要各国各族在三个层面上,经济、文化、政治上,都完成足以自维持的新建构。 想进入文明新稳态的族群需要成为在经济上更具财富创造能力的族群,需要能自食其力而不是指望福利供养,需要通过掌握科技、掌握现代工作技能、激发创造潜能,让自己能追求增量,而不是沉溺于旧时代的存量博弈思维方式,要么靠坑蒙拐骗别族发财,要么内卷到死还自鸣得意。 在文化上,想进入文明新稳态的族群需要建构一套能把本族群的下一代培养成合格现代文明人的观念体系,在家庭观念里,在教育观念里,去除那些PUA成分,去除那些鼓励剥削和虐待的内容。 要知道你可以PUA儿女,可以通过精神阉割让他们俯首帖耳丝毫不起反抗的念头,把遵从你的意愿当成他们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把为你放弃自我当成“爱”,但被阉割到如此彻底的儿女将无法在新时代轻松建构小家庭,你会没有孙辈。不信就看看儒家文化圈的生育率! 完成政治建构在这三重建构中其实是最容易的,但也必不可少。一个现代文明国家必须由理解人权、懂得维权的公民组成,而良好的制度,包括落于文字的法律条文和会不断给当事人“上课”的司法实践,是让公民教育得以普及的前提条件。 欧美今天的乱象,根源是什么? 确实可以说是移民,但更直接的原因是文明的冲突。 是新生的、稚嫩的繁荣在本身自维持机制还没有完善,还不那么强大的时候,就错误地把文明的冲突当成了文化的冲突,并在面对旧稳态自维持机制对新稳态自维持机制的干扰时,在观念战争中,选择了绥靖。 是错误地把多元文化,执行成了“多元文明”,执行成了对各种不文明行为模式的放纵。 在欧美右转的新思潮里,招来大家普遍反感的是肤色吗?是族裔吗?是信仰吗? 都不是,是不文明,是输出伤害。 而输出伤害,保持伤害力落差,正是旧稳态的自维持机制。 在所谓的“乱象”里,真正在发生的,是旧稳态自维持机制和新稳态自维持机制的冲突,是文化之战。 同时也是经济之战,政治之战。 交战的双方,是在文化观念上倾向于产业链传统的一方和倾向于伤害链传统的另一方,也是在经济层面倾向于生产创造追求增量的一方和倾向于不择手段争夺存量的一方,在个人层面则是倾向于自食其力的一方和吃福利搞剥削的一方,这场自维持机制之战最后的一环才落于政治层面,落于民主与专制的对决。 这是新文明与旧文明的决战。
#欧美乱象
#文明跃迁
#文化自维持
#种族歧视
#文化建构迷茫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